[1] 刘四君,程齐来,李洪亮. 冬青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48(10): 2594-2597.[2] 姚振生,张寿文,刘信中.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冬青属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15(3): 57-59.[3] 凌家慧,尹敏. 庐山冬青属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J]. 中国林业, 2012(6): 34.[4] 陈伟祥,王昌腾. 浙江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 中国林副特产, 2005(6): 52-53.[5] 李冬玲,付晖,任全进,等. 中国华东地区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2(1): 22-24.[6] 赖仕样. 九阜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28(8): 702-705.[7] 柳尚贵,沈绍南. 庆元县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 91,94.[8]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第3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9] 刘勇. 江西冬青属药用植物种类整理[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5(S1): 17.[10] 刘宗岸. 冬青属苦丁茶的保健功效及利用[J]. 热带农业科技, 2009,32(2): 26-28.[11] 伍彬,郑曦孜. 大叶冬青化学成分研究[J]. 药物研究, 2009,18(10): 17-18.[12] 陈景艳,姜运力,潘德权. 贵州野生冬青属树木观赏生物学特性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 2006,34(3): 25-28.[13] 钟秀萍,王俊坚,赵宏伟,等. 垃圾焚烧厂周围优势植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以深圳市清水河垃圾焚烧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4): 674-680.[14] 肖金香,黄亚哲,李冬,等. 江西常见树种抗火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33(1): 76-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