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文文,江新晓,林秀莲. 金线莲研究现状[J]. 园艺与种苗, 2016,36(7): 6–18.
[2] 孙加焱,余红伟,方锡平. 不同月龄林下仿野生栽培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49(11): 66–67.
[3] 周云. 金线莲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 2017,31(8): 154–155.
[4] 陈程莉,董全,周宇,晏敏. 金线莲多糖提取及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18,34(9): 196–200.
[5]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金线莲呋甾皂苷26-O-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20,35(4): 422–428.
[6] 朱善岚. 金线莲活性成分的分析[D]. 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4–38.
[7] 赖曼娜,林汝秀,钟鸣. Box-Behnken设计优化金线莲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 2017,40(8): 1910–1913.
[8] 林碧霞. 金线莲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D]. 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 26–33.
[9] 曾碧玉. “黄金”金线莲[J]. 生命世界, 2020,47(3): 6–7.
[10] 赖应辉,吴锦忠. 金线莲中无机元素及糖类的分析[J]. 中药材, 1997,20(2): 84–85.
[11] 林清. 珍稀草药金线莲[N]. 上海中医药报, 2015–07–10(003).
[12] 陈乌桥. 药王––金线莲[J]. 中国检验检疫, 2012,27(12): 62.
[13] 王雨婷,雷彩霞,程国威,夏芮,李金枝. 金线莲的组培快繁体系优化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47(1): 127–130.
[14] 邵清松,叶申怡,周爱存,王红珍,张爱莲,徐建伟. 金线莲种苗繁育及栽培模式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41(2): 160–166.
[15] 汤须崇,黄志宏,刘希敏,等. 一种金线莲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P]. CN109908266A, 2019-06-21[2020-07-14].
[16] 梁忠辉. 利用现代工艺生产药品颗粒剂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90): 183–184.
[17] 杨净尧,邱智东,王畅,张欣舒,郑广华,郑爱竹,董雪莲,贾艾玲. 响应曲面法优选柴桂解郁颗粒的成型工艺[J]. 医药导报, 2020,39(2): 216–220.
[18] 郭三保,何芹,郭慧玲,胡志方,张欣,侯春久,汤灿辉. 百合颗粒制备工艺技术研究[J]. 江西中医药, 2020,51(6): 67–69.
[19] 徐忠瑞. 基于中药汤剂的个体化复方颗粒的研究[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7–11.
[20] Chen Q, Bi J, Zhou Y, Liu X, Wu X, Chen 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spray drying of Jujube (Zizyphus jujuba Miller) powder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4,7(6): 1807–1818.
[21] 白璐,贺文娟,崔春利,王梅,郭东艳,宋忠兴,唐志书.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延胡索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J]. 西北药学杂志, 2013,28(1): 1–4.
[22] 戴林东. 金线莲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肿瘤机制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15–16.
[23] 熊瑜,肖俊勇,甘祥俊,胡明华,万江陵,马方励. 灵芝多糖制粒工艺对吸湿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师, 2020,23(6): 1201–1204.
[24] 王培,赵宏苏,吴德玲,许凤清,张伟,龙全江,方成武. 正交试验–多指标归一化法优化凤丹皮水提工艺[J]. 中国药房, 2018,29(3): 361–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