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35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6-1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四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刘景春,严重玲
    2006, 35(04): 1-5. 
    摘要 ( )   PDF(967KB) ( )  
    对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Pb、Cd、Ni、Fe)含量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Pb、Fe含量较高,Cd、Ni含量相对较低;林内沉积物的Pb、Cd含量显著高于林外沉积物;在垂岸方向上,表层沉积物中除Ni外其它三种元素含量均表现出从林外到林内增加的趋势;在垂直梯度上,四种元素含量均随着沉积物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两种统计方法在玉米种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张振文,李开绵,许瑞丽,叶剑秋
    2006, 35(04): 6-11. 
    摘要 ( )   PDF(928KB) ( )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运用灰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对10份玉米种质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探讨这两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玉米种质综合评价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评价较好的2个品种分别是Suwan1和下层云优78,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提高了综合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配方营养液对三种观叶植物水培的效应
    郑芝波,王晓宁,麦进培,胡事君,罗诗
    2006, 35(04): 12-15. 
    摘要 ( )   PDF(768KB) ( )  
    采用不同配方营养液对羽裂蔓绿绒、白掌和玛丽安万年青三种观叶植物进行水培试验,观测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变化及营养液pH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量元素含量为11.2 mg/L NH4+-N+134.4 mg/L NO3--N+24.8 mg/L P+187.2 mg/L K+96.0 mg/L Ca+28.8 mg/L Mg+38.4 mg/L S的营养液(pH 5.64,EC为1.16 ms/cm)较适合羽裂蔓绿绒和白掌的生长;而玛丽安万年青在大量元素含量为11.2 mg/L NH4+-N+124.6 mg/L NO3--N+46.5 mg/L P+202.8 mg/L K+88.0 mg/L Ca+14.4 mg/L Mg+19.2 mg/L S的营养液(pH 6.01,EC为1.12 ms/cm)中生长较好;维持营养液相对稳定的pH值也是水培中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透明花盆水培花卉中藻类抑制技术初探
    罗华建,郑芝波,罗诗,赖永超,曾云
    2006, 35(04): 16-18. 
    摘要 ( )   PDF(1116KB) ( )  
    针对透明花盆水培花卉易产生藻类的情况,采用木炭、活性炭及水体净化剂VT-500进行抑制藻类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水培花卉中,每升营养液加入2 g活性炭,既能有效抑制营养液中藻类生长,又能维持营养液pH相对稳定;加入一定量木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藻类生长或缓解营养液pH下降;而施用一定剂量的水体净化剂VT-500,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pH值下降,但同时会促进藻类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6-BA+B9对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
    曾新萍,苏明华,赖瑞云,陈淳,谢志南
    2006, 35(04): 19-21. 
    摘要 ( )   PDF(798KB) ( )  
    在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6-BA 200 mg/L+B9 2000 mg/L,跟踪测定其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均出现积累,喷施6-BA+B9能明显提高内源多胺含量,特别是Put和Spd的含量。内源多胺与花芽分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生长调节剂对花芽分化的调控有可能通过多胺来实现或协同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贵妃红荔枝开花与落果特性研究
    梁文,朱建华,徐宁,刘冰浩,李江舟,李冬波,彭宏祥
    2006, 35(04): 22-23,27. 
    摘要 ( )   PDF(730KB) ( )  
    通过对广西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荔枝新品种——贵妃红进行单穗雌雄花、花穗群体雌雄花以及落果特性的观察,总结出贵妃红荔枝的开花和落果特性,并提出若干针对性的保果壮果技术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茎尖嫁接脱除柑橘黄龙病病原及其检测方法比较
    刘柏玲,李国怀,程云清
    2006, 35(04): 24-27. 
    摘要 ( )   PDF(938KB) ( )  
    运用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脱除柑橘黄龙病病原,并采用PCR技术和直接荧光法对脱毒后的植株进行脱毒效率检测。结果表明,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5%;茎尖微芽嫁接技术是脱除黄龙病病原的一种有效方法,脱毒率达100%,脱毒后均检测不到病原存在;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检出率为100%,而直接荧光法的检出率仅为33.3%,说明PC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红肉蜜柚与琯溪蜜柚亲缘关系初探
    黄新忠,陆修闽,陈小明,陈菁英,王雪芳,张丽梅,蔡盛华
    2006, 35(04): 28-31. 
    摘要 ( )   PDF(956KB) ( )  
    红肉蜜柚系选育于琯溪蜜柚园中的优变株系,其果实成熟期、汁胞呈色显著不同于琯溪蜜柚,而其它生物学特性则与琯溪蜜柚难于区别;两者混栽或人工授粉均表现不亲和性,而授两者以外品种花粉,果实均能形成大量发育或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同时,两者花粉形态特征相似;ITS-PCR扩增片段大小一致、条带单一,进一步证实两者亲缘关系相近,不存在种间、近缘属间差异。由此推测,红肉蜜柚源自琯溪蜜柚芽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保鲜剂及冷藏对鹤望兰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陈源泉,陈诗林,黄敏玲,林兵,吴建设,叶秀仙
    2006, 35(04): 32-34,38. 
    摘要 ( )   PDF(790KB) ( )  
    本文探讨不同保鲜剂、预处理液及冷藏时间对鹤望兰切花瓶插寿命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组瓶插保鲜液中,以配方5% S+300 mg/L 8-HQC+100 mg/L CA+150 mg/L STS+100 mg/L CoCl2+25 mg/L EDTA-Na保鲜效果最佳,切花瓶插寿命(23.5 d)比CK延长15.2 d,小花开放率(56.1%)比CK提高1.19倍。供试的5组冷藏预处理液中,以10% S+300 mg/L 8-HQC+75 mg/L KH2PO4·3H2O效果最佳,切花经过2~3周8~10℃冷藏后,瓶插寿命(13.7 d)比CK延长7.9 d,小花开放率(43.6%)比CK提高98.2%;该处理组鹤望兰切花的适宜冷藏时间可延长为3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南方碱蓬根茎叶总黄酮提取与含量测定
    黄晓昆,朱加元,黄晓冬,缪翠艳,陈洁芳
    2006, 35(04): 35-38. 
    摘要 ( )   PDF(763KB) ( )  
    以不同浓度的酒精、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条件,对南方碱蓬根、茎、叶总黄酮提取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并用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的优化提取条件,根为50倍原料重的45%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提取30 min,含量为(1.50±0.20)%;茎为30倍原料重的60%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提取50 min,含量(0.94±0.24)%;叶为30倍原料重的75%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提取30 min,含量为(6.35±0.4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夏天无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李晓蒙,程力惠,刘慧琼
    2006, 35(04): 39-40,44. 
    摘要 ( )   PDF(810KB) ( )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原阿片碱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夏天无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夏天无提取工艺为A3B1C3D3,即取夏天无药材粉碎成粗颗粒,以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6倍量乙醇,第一次提取2 h,第二次提取1 h,第三次提取1 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菌根接种对长苞铁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郑金双
    2006, 35(04): 41-44. 
    摘要 ( )   PDF(767KB) ( )  
    采用天然长苞铁杉林富含菌根真菌的根际土壤,对长苞铁杉种子进行盆栽接种育苗试验,比较接种处理和未接种的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率、菌根侵染率、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及氮磷钾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外生菌根对长苞铁杉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对幼苗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种幼苗菌根感染率超过75%,其株高、根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氮磷钾含量等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但对生物量在器官中的分配没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天南星科、龙舌兰科、棕榈科观叶植物在闽中地区的引种适应性
    陈水龙
    2006, 35(04): 45-48. 
    摘要 ( )   PDF(767KB) ( )  
    对天南星科、龙舌兰科、棕榈科观叶植物的基本生态习性研究表明,三科观叶植物的适合生长温度多在18~28℃之间,当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35℃时,大多数植物出现寒害或热害,生长停滞。天南星科和龙舌兰科植物长势较好的遮光度分别为75%和50%左右;而棕榈科植物多数可在全光条件下正常生长。不同科植物之间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差异较大,天南星科植物要求最高(大于80%),其次是龙舌兰科,为70%,棕榈科植物要求较低,为55%;空气湿度85%~90%最有利于这几类观叶植物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花境在厦门园林中的应用
    林巧玲
    2006, 35(04): 49-52. 
    摘要 ( )   PDF(1120KB) ( )  
    简要介绍花境的形式和作用,通过对厦门地区调查分析,总结花境在厦门园林中的应用发展水平,并对如何改善花境植物品种、类型较为单调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华南地区冬季开花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吴端正
    2006, 35(04): 53-56,61. 
    摘要 ( )   PDF(806KB) ( )  
    据调查,华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在冬季开花的有48科100余种(含部分品种和变种)。根据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可划分为冬季开花、早春开花、四季开花、热带引种、人工育成新品种或促成栽培等五大类型。在园林上可作年宵花卉、行道树或景观树、地被植物以及切花等用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外来植物病虫害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防治对策
    林清洪,林光荣
    2006, 35(04): 57-61. 
    摘要 ( )   PDF(798KB) ( )  
    论述外来植物病虫害的危害性和入侵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简报
    番石榴原浆及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许文江,林清洪,林杰,吴逢软
    2006, 35(04): 62-62,65. 
    摘要 ( )   PDF(753KB) ( )  
    本试验以3个品种番石榴为原料、酶处理为关键技术,研究番石榴原浆工业化生产工艺,确定了果胶酶适宜的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及辅剂和稳定剂,使出汁率提高13.8%;确定了番石榴饮料的最佳配方,果汁饮料稳定时间达156 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毛茛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文国琴,何道文,何震
    2006, 35(04): 63-63. 
    摘要 ( )   PDF(657KB) ( )  
    以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茎尖、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毛茛茎尖、带芽茎段萌发快,茎段丛生芽增殖数多于茎尖;壮苗和生根可在MS0培养基上一次完成,生根率达8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红树林植物移植技术
    陈清秀,崔寿福
    2006, 35(04): 64-65. 
    摘要 ( )   PDF(684KB) ( )  
    介绍红树林移植技术要点及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专题综述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王逸群
    2006, 35(04): 66-70. 
    摘要 ( )   PDF(847KB) ( )  
    从淀粉品质改良、蛋白质品质改良、增强果蔬食品保鲜性能、提高植物营养保健成分和植物疫苗生产等5个方面,总结基因工程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濒危植物银鹊树研究进展
    谢春平
    2006, 35(04): 71-74. 
    摘要 ( )   PDF(789KB) ( )  
    本文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学、繁殖栽培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对我国银鹊树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综述,并提出保护建议,为今后对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樟芝的药用保健价值及开发应用
    胡鸥,连张飞,张君逸,卢喜
    2006, 35(04): 75-78. 
    摘要 ( )   PDF(816KB) ( )  
    樟芝是一种原产于台湾的药用真菌,具有解毒抗癌、保肝强心、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本文介绍樟芝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用保健价值,并对今后樟芝的开发应用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海芒果的毒性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杜士杰,朱文
    2006, 35(04): 79-81. 
    摘要 ( )   PDF(730KB) ( )  
    简述海芒果毒性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海芒果毒性研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