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3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5-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甲醇溶液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初志战,黄卓烈,巫光宏,何平,詹福建
    2005, 34(01): 1-4,17. 
    摘要 ( )   PDF(531KB) ( )  
    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一定浓度甲醇溶液中水解酪蛋白的活性显著上升;动力学测定表明,该酶在甲醇溶液中Km下降;在甲醇溶液中木瓜蛋白酶催化酪蛋白水解反应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70℃;紫外差示光谱研究表明,在甲醇溶液作用下木瓜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荧光发射光谱研究表明,木瓜蛋白酶在甲醇溶液中发射峰位向低波长移动,荧光峰值明显增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低温对茶树叶片膜脂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影响
    杨亚军,郑雷英,王新超
    2005, 34(01): 5-9. 
    摘要 ( )   PDF(456KB) ( )  
    本文研究低温胁迫过程中龙井43和大叶云峰叶片膜脂脂肪酸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温下不同品种茶树叶片膜脂脂肪酸配比变化趋势不同,较抗寒的龙井43,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和亚麻酸(183)比例随低温期间不同阶段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不抗寒的大叶云峰的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性。此外,还研究了越冬过程中龙井43叶片可溶性蛋白和膜蛋白的变化,发现低温期间龙井43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组分基本稳定,而膜蛋白含量在低温胁迫时大幅度上升,且经低温诱导出现了46KD、38KD两种新的蛋白组分,并在温度升高后消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叉孢苏铁ISSR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初步应用
    马永,李楠,钟业聪,陆照甫,林鉴钊,蒋明,林平义,罗斌
    2005, 34(01): 10-13. 
    摘要 ( )   PDF(385KB) ( )  
    利用ISSR技术对叉孢苏铁(Cycas segmentifida)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影响PCR反应的DNA模板浓度、dNTP浓度、Taq酶含量、引物浓度、Mg2+浓度和退火温度等进行了条件优化。叉孢苏铁的ISSR最佳反应扩增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2μl 10×PCR buffer,模板DNA20ng,1UTaq酶,1.5~2.75mmol/L MgCl2,0.1mmol/L 4×dNTP,0.22μmol/L引物,2%甲酰胺。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0~52℃。从103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用于所有样品的扩增,共扩增出12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6条,占总条带数的70.4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种级水平上,叉孢苏铁具有中等稍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各居群间有着很高的遗传分化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非洲菊光合特性研究
    李永华,万国辉,叶庆生
    2005, 34(01): 14-17. 
    摘要 ( )   PDF(309KB) ( )  
    对温室栽培条件下非洲菊(Gerbera hybrida var. diablo)开花前、开花期、开花后三个生育期的光合特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开花前CO2浓度为600μmol/mol时,净光合速率(Pn)为8.23 CO2μmol/m2·s,比在大气CO2浓度下高27.1%;开花期非洲菊的表观量子效率较小,比开花前、开花后分别低40.0%和37.2%,CO2补偿点为59μmol/mol,比开花前、开花后分别低45.8%和55.9%,三个生育期的CO2饱和点差别不明显,开花后的羧化效率(CE)较低;开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但三个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相近(6.0CO2μmol/m2·s左右)。非洲菊的光合日变化在晴天呈不太明显的"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1:00左右,为7.77 CO2μmol/m2·s,次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小于首峰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若干因子对唐菖蒲花瓣提取物DPPH·清除率的影响
    龙刚,曾佑炜,徐良雄,彭永宏
    2005, 34(01): 18-20. 
    摘要 ( )   PDF(279KB) ( )  
    采用DPPH·自由基分析法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子对唐菖蒲鲜花花瓣中抗氧化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或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作溶剂、70℃条件下、提取60min后,花瓣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较高;不同颜色的唐菖蒲花瓣相比,深红色花瓣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最高;不同发育时期的唐菖蒲花瓣,其枯萎时期对DPPH·清除率最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香根草及其伴生种圆果雀稗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刘金祥,邓连芳,刘家琼
    2005, 34(01): 21-24. 
    摘要 ( )   PDF(344KB) ( )  
    在人工控制有效光合辐射增强的条件下,测量了香根草与其伴生种圆果雀稗的光合特性,对比分析两者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导度对有效光合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伴生种圆果雀稗的光合能力、蒸腾能力等光合特性都比香根草的强,两者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差异极显著(P<0.01),而圆果雀稗的水分利用率却低于香根草,表明香根草可能因在水分利用中占据优势而成为优势种,圆果雀稗仅为伴生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纽荷尔脐橙园土壤营养与果实品质相关性研究
    鲍江峰,夏仁学,彭抒昂,李国怀
    2005, 34(01): 25-27. 
    摘要 ( )   PDF(270KB) ( )  
    本试验测定湖北省秭归县柑橘良种示范场、兴山县高阳镇宝坪村和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村的纽荷尔脐橙园0~40cm土层的营养状况,分析了相应果园纽荷尔脐橙果实的主要品质,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纽荷尔脐橙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固酸比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线性正相关,VitC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外源GA3和ABA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贵元,夏仁学
    2005, 34(01): 28-30. 
    摘要 ( )   PDF(257KB) ( )  
    以生长一致的红肉脐橙成年植株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转色前外源GA3和ABA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3处理提高了果皮亮度,但降低了果皮红色度、黄色度和单果重;ABA处理提高了果皮红色度,但降低了果皮亮度;GA3100mg/L处理虽然极显著降低了果皮厚度,极显著提高了果皮亮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itC含量,但同时极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糖酸比,并极显著提高了果实含酸量;外源ABA处理还极显著降低了果实可食率、出汁率和VitC含量。因此,在果实转色前用外源GA3和ABA处理红肉脐橙果实均不利于其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低聚糖素诱导橡胶树抗白粉病作用机制初探
    单家林,肖倩莼,余卓桐,黄武仁,郑学勤,杨公正
    2005, 34(01): 31-32,24. 
    摘要 ( )   PDF(442KB) ( )  
    通过比较喷洒低聚糖素后橡胶树叶片表皮细胞结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表明,低聚糖素可诱导橡胶树的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过程发生变化。这些因素是低聚糖素提高橡胶树对白粉病抗病性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吊兰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国泰
    2005, 34(01): 33-35. 
    摘要 ( )   PDF(390KB) ( )  
    对吊兰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吊兰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2x=28=4m+14sm+10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8=4L+14M2+10M1,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73.84μm,长臂总长为53.59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58%;染色体总体积为101.94μ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菠萝汁饮料稳定性研究
    陈仪男
    2005, 34(01): 36-38. 
    摘要 ( )   PDF(262KB) ( )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菠萝汁饮料中添加稳定剂可改善产品稳定性。复合稳定剂对改善菠萝汁饮料稳定性及口感的效果优于单一稳定剂;同时,在其生产工艺中采用25Mpa均质压力及加热杀菌后采用急速冷却的方法,对改善菠萝汁饮料稳定性有良好效果。添加适量的酸、糖对菠萝汁饮料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12个牧豆种源苗期生长及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辜云杰,周永丽,干少雄,吴宗兴,刘福云
    2005, 34(01): 39-41. 
    摘要 ( )   PDF(297KB) ( )  
    从阿根廷引进12个牧豆种源种子,2003年7月在四川省汶川县薛城苗圃进行苗期试验。对牧豆苗期生长量(地径、苗高)、生长节律进行观测,并分析各种源之间的差异。同时进行的切根和切根除梢育苗试验表明,切根明显促使牧豆苗产生侧根和须根,根系发育明显好于不切根苗;切根除梢比切根未除梢显著促进地径增粗及提高侧枝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黄永莲,胡木林
    2005, 34(01): 42-45. 
    摘要 ( )   PDF(316KB) ( )  
    通过三种浓度的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进行控时处理,结果发现,该药剂能使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促进洋葱根尖膨大,导致染色体加倍,并产生畸变细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木兰科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特性研究
    邓传远,潘东明,赖钟雄
    2005, 34(01): 46-49. 
    摘要 ( )   PDF(302KB) ( )  
    系统调查表明,福建木兰科植物共有9属,35种,其中含笑属所占的种类最多,而福建整个木兰科植物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福建省木兰科植物以中型革质叶为主,其花相多为单生,花期多在夏季,花色以白色系列为主,多数花具有香味,果期较多在秋季,果色相对较艳,以红色系为主。福建省木兰科植物多乔木,少灌木,具备多种园林绿化用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厦门地区的有害外来植物
    陈恒彬
    2005, 34(01): 50-55. 
    摘要 ( )   PDF(416KB) ( )  
    本文较系统地报道厦门地区有害外来植物30科53属63种,指出其原产地和生活型,分析其为害对象和危害程度,重点介绍其中对厦门地区危害较大的12种,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有害外来植物的设想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深圳塘朗山郊野公园的植物资源
    杨际明,何仲坚,冯志坚,谭观朱
    2005, 34(01): 56-59. 
    摘要 ( )   PDF(329KB) ( )  
    广东深圳塘朗山郊野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4科423属611种,分别占广东省维管植物280科1589属5737种的51.4%、26.7%和10.65%;其中蕨类省植物21科29属33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20科391属574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7科7属7种,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10.9%;珍稀濒危植物有4科5属5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67种的7%。公园中经济植物可分为12类,分别是药用植物321种,用材树种65种,观赏植物60种,纤维植物41种,野生水果33种,油脂植物38种,饲料植物42种,鞣料植物42种,野菜植物25种,农药植物27种,芳香植物26种,淀粉植物23种,保健植物19种,染料植物13种,有毒植物10种,蜜源植物5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鱼腥草组织培养研究
    龚伟,胡庭兴,宫渊波,张健,王景燕
    2005, 34(01): 60-62. 
    摘要 ( )   PDF(261KB) ( )  
    以鱼腥草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S+6-BA1.0mg/L+NAA0.05mg/L为最佳,30d侧芽诱导率可达66.7%;MS+6-BA 2.0 mg/L+2,4-D 0.2mg/L+NAA 0.2mg/L对芽苗的继代增殖效果最好,40d芽苗的增殖倍数可达7.4,且芽苗较高;以MS+6-BA3.0mg/L+2,4-D 0.5mg/L+NAA0.1mg/L对芽苗的继代增重效果最好,40d芽苗鲜重为7.358g;以沙和蛭石(1:1)为基质瓶外生根效果最好,30d芽苗生根率可达8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简报
    烟草脆散型愈伤组织获取及其细胞悬浮培养
    郑媛,肖娅苹
    2005, 34(01): 63-63. 
    摘要 ( )   PDF(168KB) ( )  
    以烟草叶片为外植体,以2/3MS+BA 0.5mg/L+NAA 0.1mg/L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3次后,转入添加3332.48mg/L Ca(NO3)2的该培养基上继代,可获得脆散型愈伤组织,并由此建立细胞悬浮培养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日本高杆青花菜组织培养初探
    赖正锋,林加耕,李华东,郑加协
    2005, 34(01): 64-64. 
    摘要 ( )   PDF(375KB) ( )  
    以日本高杆青花菜(スティックセニョール)茎段及带叶腋芽为外殖体,接种于MS+BA 3.0mg/L+NAA 0.5mg/L培养基上培养20d,腋芽萌发生长成2~3cm高的芽苗,而茎段则膨大后从切口生长出淡绿色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大量丛生芽。将幼苗转接到MS+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繁殖系数为4~6,待芽长2~3cm时再分切成单株于1/2MS+NAA0.2mg/L+IBA0.1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5d后,生根率可达86%。在温度20~25℃条件下,移栽成活率8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普利安娜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鄢铮,郭德章
    2005, 34(01): 65-65. 
    摘要 ( )   PDF(171KB) ( )  
    以普利安娜百合鳞片为外植体,在MS+NAA0.01mg/L+6-BA2.0mg/L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效果较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NAA0.1mg/L+6-BA2.0mg/L;在1/2MS(大量元素减半,其它成分不变)+IBA 0.5mg/L+活性炭1g/L培养基上可正常发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肾茶种苗扦插试验
    张平,铁万祝,兰世宽,罗关兴
    2005, 34(01): 66-66. 
    摘要 ( )   PDF(356KB) ( )  
    对肾茶种苗的扦插繁殖研究表明,在四川攀西地区8~10月育苗,苗床选择向阳(晴天阳光照射6h以上),沙床,冬天气温低于15℃应搭拱棚覆盖塑料薄膜越冬,成苗率可达90%以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专题综述
    高等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中花粉管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郑茂钟,田惠桥
    2005, 34(01): 67-72. 
    摘要 ( )   PDF(384KB) ( )  
    高等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是由基因控制、避免发生自花授粉的一种机制。本文介绍以虞美人为主的高等植物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肌动蛋白骨架的动态变化及Ca2+的时空变化,着重阐述花粉管生长被抑制的最初信号传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枇杷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蔡文燕,吴水金,肖华山
    2005, 34(01): 73-76. 
    摘要 ( )   PDF(383KB) ( )  
    本文从组织培养、种质离体保存、原生质体培养及分子标记等方面,综述枇杷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并提出有待继续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诱导相结合培育植物多倍体的应用
    谭德冠,庄南生,黄华孙
    2005, 34(01): 77-80. 
    摘要 ( )   PDF(307KB) ( )  
    本文概述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诱导相结合培育植物多倍体的优点、诱导方法、最佳药液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组合的选择及诱导材料的选取,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