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濒危植物水青树核心种质
    段帆,张欢,李珊,田忠琼,甘小洪
    2018, 47(02): 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1
    摘要 ( )   PDF(5117KB) ( )  
    基于全国26个居群的174份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种质,利用14条ISSR引物,采用UPGMA聚类法进行多次逐步聚类,利用三种取样策略(随机取样策略、位点优先取样策略和偏离度取样策略)构建初始核心种质,并将各遗传多样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利用14条ISSR引物扩增出180个条带,其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与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6944、1.3912、0.2321和0.3509,说明水青树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随机取样策略和偏离度取样策略。利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构建了78 份核心种质资源,保留了44.83%原种质样品,遗传多样性指数Na、Ne、H和I的保留率分别为98.69%、100.01%、99.27%和98.67%,比较完好地保留了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因此,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是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工艺研究
    符稳群,孙言言,李晓花,邵南津,黄贵红,苏雪燕,郑艺梅
    2018, 47(02): 107-11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2
    摘要 ( )   PDF(3070KB) ( )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辣木叶多酚得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2%、料液比1∶30(W/V)、提取时间3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得率为27.32 mg·g-1,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锈毛莓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颜沛沛,叶齐,莫智龙,王小华,叶炜,雷伏贵,魏道智
    2018, 47(02): 113-1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3
    摘要 ( )   PDF(3447KB) ( )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对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确定锈毛莓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2.5 h,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可达6.7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的营养及有效成分研究
    张燕,王庆,陈尘,李阳,李艳,周军辉
    2018, 47(02): 117-11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4
    摘要 ( )   PDF(2877KB) ( )  
    对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营养丰富、有效成分(表儿茶素、芦丁等)含量较高。其中,粗蛋白含量较高,达20.03%,可作为高蛋白的金荞麦育种材料;金荞麦氨基酸总量为15.7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54%,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24%,是一种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的资源植物。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可作为优良野生牧草资源与药用兼备的多用途植物,具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胁迫对杉木无性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赖旭恩,胡德活,苏艳,张亦弛,郑会全
    2018, 47(02): 120-12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5
    摘要 ( )   PDF(5036KB) ( )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6个优良无性系组培移栽苗为试材,对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针叶淀粉、可溶性糖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总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致使杉木无性系针叶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有所提高,NSC含量呈下降趋势(除T-cF1无性系外)。干旱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与针叶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淀粉含量、NSC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间均为显著负相关(P<0.0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
    刘菲婷,李沁,李悦,郭海滨,李楠
    2018, 47(02): 124-12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6
    摘要 ( )   PDF(946KB) ( )  
    用0.05%和0.1%秋水仙素溶液对洋葱Allium cepa根尖进行控时处理,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畸变的影响。结果显示,秋水仙素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停滞在中期的能力;不同固定时间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影响;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有畸变效应,诱导产生畸变的能力受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田菁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
    吴晓,周金鑫,翁乐,陈新路,陈模舜
    2018, 47(02): 128-13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7
    摘要 ( )   PDF(14737KB) ( )  
    运用石蜡切片法与组织离析法研究田菁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田菁根部显示典型的次生结构特征,内皮层具凯氏带;根表面有大量根瘤,根瘤菌分布在根部皮层,维管组织相连形成输导组织网。茎部表皮细胞壁出现角质层,皮层含有特化的厚角组织,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维管组织具有含晶韧皮纤维。茎瘤3~4个,大小不等且不连续分布,茎瘤外层为皮层,内层为含菌组织。叶片为异面叶,角质层与表皮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近叶厚的1/2,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气孔小且多。田菁根、茎的木质部发达,有较多大孔径的导管及丰富的木纤维,叶片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CTR)较大。田菁的解剖特点显示出其具有的固氮特性以及耐盐、抗旱的生态适应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保苏铁回归种群繁殖特征的初步研究
    王运华,甘金佳,陈庭,龚奕青,陆燕兆,李楠
    2018, 47(02): 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8
    摘要 ( )   PDF(5213KB) ( )  
    以位于广西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回归种群为对象,从开花情况、传粉媒介、传粉昆虫数量、结实率、种子散播媒介和方式等方面,与德保苏铁模式产地的自然种群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回归种群与自然种群开花植株分别为149和49株,雄雌性比分别为3.96∶1和4.44∶1,开花植株占比分别为31.63%和19.52%,自然结实率分别为60.53%和86.53%。留存在雌株上的未脱落种子一年内的萌发率分别为53.13%和42.51%,一年内幼苗存活率分别为0和3.56%;因重力或外力(雨水、风和动物)搬运后散布的种子一年内的萌发率分别为42.51%和38.46%,一年内幼苗存活率分别为74.46%和88.26%。与自然种群一样,回归种群的有效传粉者为大蕈甲科甲虫,但传粉昆虫数量较少,每雌球花有23.5头甲虫。回归种群结实率低于自然种群,可能的原因是传粉昆虫数量相对较少。啮齿动物等外力对种子的散布能显著提高幼苗存活率并直接影响幼苗的定植与分布,对回归种群的补充与更新有重要影响。总体上,黄连山德保苏铁回归种群在自然界中已能顺利完成生长和繁殖进程,基本具备自我更新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坡度与植物优势种关系
    吴世祥,王晨,胡翠华,刘守江
    2018, 47(02): 140-14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9
    摘要 ( )   PDF(446KB) ( )  
    在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典型的三个样区(沙地村、金雷村、苴林村)采集48条冲沟的植物样方数据和冲沟沟底的坡度数据,运用重要值方法对植被优势种进行判别和筛选,以灌木优势种和草本优势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植被优势种与冲沟沟底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木优势种为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和山合欢Albizia kalkora,重要值分别为0.486和0.342,占灌木总体的83%;草本优势种为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孔颖草Bothriochloa pertusa和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重要值分别为0.386、0.140及0.196,占草本总体的72%。(2)除草本优势种中的茅草盖度与坡度相关性显著(P<0.05)外,样区冲沟沟底坡度与灌木优势种和草本优势种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表明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冲沟沟底坡度对植被优势种生长状况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石门台森林植被的优势种群及其年龄结构
    黄林生,李远球,戴克元,曾阳金,缪绅裕,陶文琴
    2018, 47(02): 144-14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0
    摘要 ( )   PDF(5625KB) ( )  
    本文研究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乔木层的植物种类组成,并对其中重要值最大的5种种群年龄结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大于1.0 cm的植物177种(3593株),隶属于51科101属,其中重要值大于10的乔木树种5种,以山茶科、壳斗科和樟科等为表征科。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中,疏齿木荷Schima remotiserrat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群为基本稳定种群;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鼠刺Itea chinensis种群为增长种群;木荷Schima superba种群趋于衰退。整体上,石门台的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种类组成复杂,结构较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徐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刘恩彤,方楚楠,吴晓丹,林威,李志杰,吴钿
    2018, 47(02): 149-15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1
    摘要 ( )   PDF(440KB) ( )  
    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及样线调查的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对广东省徐闻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县有药用植物100科469种,其中重点种类56种,广东省特色中药资源28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蕴藏量极少,应加强对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常山三衢石林景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余黎红,刘国军,张俊绘,余立芳
    2018, 47(02): 153-15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2
    摘要 ( )   PDF(448KB) ( )  
    浙江常山县三衢石林景区是典型的幼年期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维管束植物472种,隶属于119科310属。物种较少,以小科、小属为主;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多,占总种数的51.17%。地理成分复杂,包含14个类型,泛热带分布型、北温带分布型和东亚分布型占主导,分别占总属数的27.55%、16.98%、11.32%,与周邻区系比较,其热带性质更突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蒋娅,李婷婷,喻志勇,梁宗利,马文章,彭涛
    2018, 47(02): 159-17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3
    摘要 ( )   PDF(497KB) ( )  
    自2015年至2018年对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及鉴定,统计该地区苔类植物34科60属203种(含种下分类单元)。对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物种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细鳞苔科(57种)和羽苔科(34种)所包含物种数量最为丰富;平铺型是本调查区的优势生活型类型;从物种的区系组成来看,广义的热带成分比重最大,达40.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苔类植物新记录种——尖齿鞭羽苔
    蒋娅,李婷婷,彭涛
    2018, 47(02): 171-17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4
    摘要 ( )   PDF(9948KB) ( )  
    报道1种中国新记录苔类植物——尖齿鞭羽苔Chiastocaulon fimbriatum S. D. F. Patzak et al.。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蕨类植物新记录
    王宗琪,许元科,林坚,侯建花,李桥
    2018, 47(02): 173-17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5
    摘要 ( )   PDF(8665KB) ( )  
    报道浙江省蕨类植物新记录种4个,即膜蕨科的毛蕗蕨Hymenophyllum exsertum Wall. ex Hook.、墨兰瓶蕨Vandenboschia cystoseiroides (Christ) Ching和管苞瓶蕨Vandenboschia kalamocarpa (Hayata) Ebihara,以及鳞毛蕨科的二型肋毛蕨Ctenitis dingnanensis Ching。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省景宁县林业局标本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与栽培
    珠芽魔芋对细菌性软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吴旭,杨敏,刘佳妮,陈泽斌,王定康,赵建荣,钟宇,吴德喜,余磊
    2018, 47(02): 176-18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6
    摘要 ( )   PDF(9539KB) ( )  
    采用魔芋Amorphophallus spp.块茎点种、注射、灌根接种及田间调查等方法,对国内普遍栽种的珠芽红魔芋A. bulbifer、珠芽金魔芋A. muelleri、花魔芋A. konjac和白魔芋A. albus等12个种质材料进行抗软腐病鉴定、比较和评价,以分析珠芽魔芋对抗细菌性软腐病的抗病水平。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软腐病抗性差异较大,珠芽金魔芋种质对细菌性软腐病均有免疫性(I),德宏及临沧珠芽红魔芋种质为高抗病品种(HR);缅甸珠芽红魔芋为抗病品种(R);富源花魔芋、楚雄花魔芋、日本农林2号、鄂魔芋1号、秦魔1号、昭通白魔芋、丽江白魔芋均属易感品种(S),与田间抗性调查情况基本相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皮石斛林下立体栽培比较研究
    梁琼芳,陈庭
    2018, 47(02): 181-18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7
    摘要 ( )   PDF(6888KB) ( )  
    选取种植方式、树体及其部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下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存活率、增殖系数及增重系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铁皮石斛存活率大小依次为:悬挂式树段(98.55%)>树体(95.86%)>砖石(92.67%)>苗床(72.97%),悬挂式树段种植方式与其他三种方式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树的铁皮石斛存活率大小依次为:树菠萝(96.43%)>龙眼(96.22%)>杧果(95.37%)>荔枝(93.54%)>马尾松(32.93%),前三种树与其他树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则以树杈部存活率(86.89%)最高。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的铁皮石斛增殖与增重系数,附生种植方式两指标均显著高于林下苗床种植方式,附生种植方式中又以悬挂式树段种植方式的系数值最高,其三年后增殖系数与增重系数分别为3.50和4.55,并与其他附生方式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亚热带林下立体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的种植应以悬挂式树段种植方式为主,并充分利用常绿阔叶类乔木树种及砖石类等载体进行附生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SNP分子标记及其在木本植物遗传育种的应用
    周琳,段玉,文博,马媛春,朱旭君,王玉花,房婉萍
    2018, 47(02): 187-19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8
    摘要 ( )   PDF(5086KB) ( )  
    木本植物因其生命周期长、基因组杂合度高、基因组较大、遗传背景不清晰等特性,制约了其研究进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木本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以其高效、快速、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述SNP标记的特点、开发方法、检测方法及其在木本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应用SNP技术开展木本植物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柚品种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董美超,李进学,周东果,杨帆,郭莉娜,刘红明,高俊燕
    2018, 47(02): 194-19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19
    摘要 ( )   PDF(435KB) ( )  
    本文从葡萄柚Citrus × paradisi的起源、分布、品种演变、引种栽培现状、品种选育及分子遗传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葡萄柚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