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PP2C相关基因在砂梨休眠进程中的表达分析
    王会全,李亮,余志雄,袁亚芳,吴少华
    2018, 47(04): 305-31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1
    摘要 ( )   PDF(560KB) ( )  
    对植物蛋白磷酸酶2C(PP2C)相关基因在砂梨Pyrus pyrifolia品系休眠进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梨PP2C相关基因与李属PP2C基因高度同源。在梨花芽休眠过程中不同PP2C基因调控的作用不同, PP2C-37-1、PP2C-37-2、PP2C-51-1、PP2C-24四个基因与内休眠调控有关,而PP2C-78对于内休眠的解除则有明显作用。PP2C蛋白磷酸酶相关基因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显示,ABA受体PYR/PYL蛋白与PP2C蛋白以及SnRK2(蛋白激酶)蛋白形成ABA信号转导的复合物可以作用于转录因子ABF从而调控梨花芽的休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六种叶状体苔藓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研究
    张伟,高雪笛,丁晓璐,孙莉玮,庄李婕,王竞挺,彭涛,刘行行,唐录艳
    2018, 47(04): 312-3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2
    摘要 ( )   PDF(731KB) ( )  
    以六种叶状体苔藓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及实际光合量子产量,检验叶状体苔藓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实际光合量子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六种叶状体苔藓总叶绿素含量中值6.06 mg·g-1,其中花叶溪苔Pellia endiviifolia最高(9.72 mg·g-1),楔瓣地钱Marchantia emarginata最低(4.46 mg·g-1);叶绿素a/b值变化范围1.61~2.04,林氏黄角苔Phaeoceros carolinianus最高,毛地钱Dumortiera hirsuta最低;紫背苔Plagiochasma rupestre、楔瓣地钱和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实际光合量子产量明显高于毛地钱、花叶溪苔和林氏黄角苔。叶状体苔藓叶绿素含量与其实际光合量子产量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气室结构及生境可能影响其实际光合效率。这一结论进一步丰富了苔藓植物对光照的生态适应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咖啡豆中低咖啡因绿原酸的提取分离研究
    陈魏,李旎,黄雯,陈良华,林河通,明艳林
    2018, 47(04): 317-32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3
    摘要 ( )   PDF(379KB) (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同时检测咖啡豆提取物中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咖啡因和绿原酸在0.2~1.0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咖啡因:Y=44077X+227.78,R=0.9997,RSD=0.78%;绿原酸:Y=34896X+289.96,R=0.9995, RSD=0.93%。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建立正交试验,确定从绿咖啡豆中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20%,液料比6∶1,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 ℃。以咖啡因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通过萃取试验,确定最佳脱咖啡因萃取剂为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萃取工艺为1.5倍体积萃取剂萃取3次,产物中咖啡因含量由(3.52±0.08)%下降至(0.47±0.1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种柑橘果肉中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
    张迪,谢鸿根,潘鹤立,孙建华,陈源,潘东明
    2018, 47(04): 322-3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4
    摘要 ( )   PDF(327KB) ( )  
    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5个品种柑橘果肉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肉中富含天门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脐橙52果肉中总氨基酸含量(7.04 g·100g-1)较高,红肉蜜柚最低(4.53 g·100g-1),前者是后者的1.5倍;从氨基酸组分来看,5个品种中,17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天门冬氨酸(Asp);各品种氨基酸总含量(TAA)与必需氨基酸(EAA)含量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即TAA含量越高,相应的EAA含量也高;品种间各类味觉类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并不完全一致,说明柑橘不同品种在营养学上有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柑橘园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土著菌株的促生效应研究
    吴伟,周杨,陈杰忠,朱红惠,姚青
    2018, 47(04): 327-33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5
    摘要 ( )   PDF(509KB) ( )  
    柑橘对丛枝菌根(AM)真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从柑橘园土壤中分离筛选的高效促生AM真菌菌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从广东增城柑橘园(酸橘砧‘红江橙’)土壤中分离的4个AM真菌土著菌株对‘红江橙’幼苗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4个土著菌株分别是Scutellospora属和Glomus属菌株,根系侵染率为12.7%~29.3%;与不接种对照相比,4个土著菌株不同程度地促进‘红江橙’幼苗的株高、生物量和N、P、K养分含量,菌根依赖性达9.4%~37.1%;主成分分析表明,土著菌株ZCSP-D的促生效应达到常用优良菌株Rhizophagus irregularis的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4个蓝莓品种的海拔适应性研究
    王頔,周荧,聂飞
    2018, 47(04): 333-33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6
    摘要 ( )   PDF(370KB) ( )  
    为了探讨蓝莓对贵州山林环境的适应特性,选择贵州低海拔(800 m)、中海拔(1100 m)和高海拔(2000 m) 3个区域栽培的兔眼蓝莓Vaccinium ashei‘灿烂’、‘圆蓝’和高丛蓝莓V. corymbosum‘蓝雨’、‘莱克西’等4 个品种,测定分析其叶片和果实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 个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海拔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叶绿素含量则随海拔上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在相同海拔区域中,‘灿烂’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 含量是4 个品种中最低的;其SOD 活性则在各海拔区域中是最高。在蓝莓果实品质方面,高海拔地区的VC 含量以‘莱克西’为最高,‘灿烂’最低,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区则以‘圆蓝’为最高,‘蓝雨’最低;花青素含量依次为‘圆蓝’>‘灿烂’>‘莱克西’>‘蓝雨’,蓝莓果实单重表现为‘莱克西’>‘灿烂’>‘圆蓝’>‘蓝雨’,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圆蓝’的糖酸比在低、中海拔区均为最高,在高海拔区则以‘灿烂’为最高。以上说明4 个蓝莓品种在贵州不同海拔地区中抗性指标和叶绿素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抗逆境能力,是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其中,‘灿烂’的适应性最好,果粒较大,在高海拔区糖酸比最高;‘圆蓝’的适应性弱于‘灿烂’和‘莱克西’,果粒较小,糖酸比在中低海拔区域最高,适口性最好,VC 和花青素含量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苔藓植物调查
    翁涛,黄文琥,何琴琴,刘邦友,张廷跃,梁盛,彭涛,杨书林,唐录艳
    2018, 47(04): 339-34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7
    摘要 ( )   PDF(407KB) ( )  
    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桫椤植物样方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共获165份标本。经鉴定分析,有苔藓植物26科37属61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10属16种,藓类植物18科27属45种;优势科有5个,分别是齿萼苔科、白发藓科、凤尾藓科、毛锦藓科、灰藓科;优势属有5个,分别是白发藓属Leucobryum、梳藓属Ctenidium、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苔藓植物种类较丰富的样方多位于沟边、沟谷潮湿的地带,在草本、蕨类、小灌木等小型植物少、桫椤植物幼苗少及腐殖质层厚的环境中,苔藓植物分布也较多;生境分析结果显示,石生基质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85.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滨海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及园林应用
    陈恒彬
    2018, 47(04): 345-35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8
    摘要 ( )   PDF(376KB) ( )  
    报道福建滨海观赏植物51科111种(含变种和品种),其中乔木40种,灌木35种,草本植物28种,藤本植物8种,阐述了滨海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并重点介绍近期可以推广的10种滨海观赏植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市公园耐湿草本植物及其造景应用
    许泽豪,谢晓亮,冼丽铧,翁殊斐
    2018, 47(04): 352-35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09
    摘要 ( )   PDF(1094KB) ( )  
    选择广州市具有较长的自然式缓坡驳岸,且植物养护管理良好的6个公园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耐湿草本植物种类及其景观应用情况,分析广州公园耐湿草本植物造景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在调查区域内共记录有耐湿草本植物77种(含变种、变型和品种),隶属26科52属,其中一年生草本26种,多年生草本50种,蕨类1种;常用的耐湿草本植物以低矮型和中型草本为主。广州公园的耐湿草本植物应用于水边造景有以下四个特点:①色彩调和,展现水乡风光;②线条变化,增添湿地趣味;③适地适草,体现热带特色;④自然种植,创造观景效果。广州公园建设宜考虑适当增加地带性的多年生耐湿草本植物种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梧桐山毛棉杜鹃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
    时波,王定跃,陈世清,李文华,林锦涛
    2018, 47(04): 357-36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0
    摘要 ( )   PDF(363KB) ( )  
    为了对毛棉杜鹃风景林的景观质量进行较为准确的景观评价,并提供较为全面和通用的观花乔木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在查阅国内风景林评价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3个准则和13个指标构建毛棉杜鹃风景林质量评价体系及各层次指标权重。通过德尔菲法确定林外景观质量、单木景观质量、林内景观质量三个项目层权重分别为0.6483、0.2270、0.1591。对毛棉杜鹃景观林贡献程度较大的有色彩对比度、树冠层次性、花色等指标。通过实地调查并按上述体系评价,得到梧桐山万花屏得分为52.8466,属于很好等级;毛棉杜鹃谷得分为44.5834,属于较好等级;双凤亭为20.0336,属于很差等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形态性状的葱属粗根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
    胡春亚,蒋小军,王跃峰,陈旭,黄德青
    2018, 47(04): 363-36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1
    摘要 ( )   PDF(488KB) ( )  
    以环地中海地区和北美葱属Allium的Amerallium亚属种类为外类群,基于36个形态学性状对葱属粗根组sect. Bromatorrhiz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简约分析获得的分支拓扑结构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粗根组与环地中海地区的Amerallium亚属种类形成姐妹群关系,表明它们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粗根组明显分为两支,粗根韭A. fasciculatum (x = 10,2胚珠)与染色体基数为11的种类(单胚珠)形成一支,另一支由染色体基数为7的大花韭A. macranthum与多星韭A. wallichii (2胚珠)组成,从而否定了粗根亚组subsect. Bromatorrhiza(粗根韭+大花韭+多星韭)的成立。综合已有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粗根组内存在4个相对独立的演化支系,即多星韭及其变种、大花韭、粗根韭,以及染色体基数为11的种类(5种1变种),尽管前人建议的单胚珠亚组subsect. Uniovulatum是合理的,但没有必要在物种数量相对较少的粗根组下进一步细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
    张信坚,冯璐,宋含章,叶矾,凡强,廖文波
    2018, 47(04): 370-37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2
    摘要 ( )   PDF(8160KB) ( )  
    报道江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3属6种,为袋果草Peracarpa carnosa (Wall.) Hook. f. et Thoms.、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 Bl.、齿爪齿唇兰Odontochilus poilanei (Gagnepain) Ormerod、广东齿唇兰Odontochilus guangdongensis S. C. Chen et al.、革叶茶藨子Ribes davidii Franch.和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 C. J. Tseng ex S. K. Chen et Y. X. Feng,其中袋果草属Peracarpa Hook. f. et Thoms.、齿唇兰属Odontochilus Blume和对叶兰属Listera R. Br.为江西省新记录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大陆大戟属新归化植物——禾叶大戟
    吴保欢,石文婷,刘朝玉,羊海军
    2018, 47(04): 377-38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3
    摘要 ( )   PDF(1194KB) ( )  
    报道一种新归化于中国广东省的大戟属植物禾叶大戟Euphorbia graminea Jacq.。该种原产于墨西哥至南美洲北部地区,在太平洋岛屿、尼日利亚、意大利和我国台湾等地归化为杂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栽培与组培
    龙脑型阴香截顶采收技术研究
    吴先基,陈一群,陈杰连,蓝燕群,连辉明,何波祥,张谦,汪迎利,蔡燕灵,林胜,姚燕飞
    2018, 47(04): 381-38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4
    摘要 ( )   PDF(823KB) ( )  
    以2年生龙脑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幼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截顶采收技术试验,试验设置4个截顶高度,每个截顶高度内又采用3种下部枝条处理模式。通过对2个年度3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和可蒸生物量4个性状不同区组间本底差异不大,处理后4个性状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加大,且均达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也从本底的2个DUNNCAN分组提升至3~4个分组,且可以看出随着截干高度的提升,4个性状指标逐渐提升;在留枝方面,保留枝条越少,4个性状指标数值越小。因此,采收以120 cm高度截顶后保留下部枝条(H4-T1组合)为最佳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面包树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起国海,张燕平,吴疆翀,孙恒,郑益兴,刘子仪,杨明,刘剑金,王学坚,张体坤
    2018, 47(04): 386-39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5
    摘要 ( )   PDF(493KB) ( )  
    在3种处理条件下对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特性、苗高和地径,以及连续观察两年物候。结果表明:(1)70 ℃热水浸种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18.72%、6.20%。(2)苗高和地径增长呈“S”型,苗木生长分为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起点均为7月上旬,一直持续至9月上旬,在8月中旬出现苗高和地径速生点。1年生猴面包树苗高和地径可达81.9 cm和12.6 mm,苗木整齐度较好,苗木质量较高,苗木移栽成活率高达90%以上。(3)在云南元阳县干热河谷地区,2年内猴面包树苗期的物候无显著差异,生长发育正常,证明该地区是猴面包树理想的引种栽培区域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宽叶弹簧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陈汉鑫,鞠玉栋,万学锋
    2018, 47(04): 391-39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6
    摘要 ( )   PDF(376KB) ( )  
    以宽叶弹簧草Ornithogalum concodianum休眠期的鳞茎为材料,进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KH2PO4 加倍)+6-BA 4.0 mg·L-1+NAA 0.5 mg·L-1适宜鳞茎诱导,诱导率达54.2%;对鳞茎增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6-BA,培养基2/3MS(KH2PO4 加倍)+6-BA 4.0 mg·L-1+NAA 1.0 mg·L-1+蔗糖2%适宜鳞茎增殖,增殖系数为4.0;培养基1/2MS(大量元素减半,其他成分不变)+IBA 1.0 mg·L-1+NAA 1.0 mg·L-1+活性炭1.0 g·L-1生根效果较好;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草炭∶园土∶火山岩(体积比)=5∶1∶1,成活率可达89.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棕榈酰化蛋白及蛋白质的棕榈酰化研究进展
    丁玉娇,韩颖颖,周婧雯
    2018, 47(04): 395-40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7
    摘要 ( )   PDF(419KB) ( )  
    蛋白质S-棕榈酰化是最常见的具有16碳脂肪酸棕榈酸酯的脂质修饰形式,调节蛋白质的运输和功能。文中主要概括从植物到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具有棕榈酰基转移酶活性的保守DHHC蛋白家族,并介绍蛋白质棕榈酰化的研究方法,及检测棕榈酰化蛋白质的位点预测方法(CSS-Palm、NBA-Palm、TermiNator2)、放射性标记法(用3H棕榈酸酯或125I-IC16棕榈酸酯)和非放射性标记法(化学标记和质谱法),总结蛋白棕榈酰化的抑制技术以及抑制剂类型(包括2-溴棕榈酸酯、浅蓝菌素和衣霉素)。同时概括蛋白棕榈酰化在植物胁迫中的响应,展望其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