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与生化
    不同诱导子对枇杷悬浮细胞生长及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
    李惠华,刘小英,徐剑,常强,王伟,苏明华
    2014, 43(03): 187-19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1
    摘要 ( )   PDF(286KB) ( )  
    在已建立的稳定枇杷细胞悬浮培养系的试验中,研究加入诱导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J)、水解酪蛋白(CH)和酵母提取物(YE)对枇杷悬浮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熊果酸(UA)、齐墩果酸(O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细胞生长、UA及OA含量三方面综合考虑,以MJ为100.0 mg.L-1时培养最佳,此时细胞生长、UA及O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081、2.540及2.590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绞股蓝真菌转化及其产物抗癌活性研究
    陈良华,郑志忠,明艳林,刘韶松,童庆宣
    2014, 43(03): 192-1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2
    摘要 ( )   PDF(346KB) ( )  
    研究黑曲霉和构巢曲霉两种真菌对福建绞股蓝皂苷的微生物转化。在37 ℃条件下液体发酵2 d后,HPLC分析表明,微生物转化后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利用MTT法测定抗癌活性,比较绞股蓝皂苷微生物转化前后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转化前绞股蓝皂苷转化底物无抗癌活性,两种真菌转化产物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构巢曲霉和黑曲霉的转化产物对肝癌细胞SMCC7721增殖的72 h半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92.00、40.60 mg·mL-1;对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72 h半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49.06、125.38 mg·mL-1。说明两种真菌对绞股蓝皂苷微生物转化产生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为从绞股蓝中筛选和分离活性成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猫须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
    李金雨,陈淳,林建忠,胡维冀,许文江
    2014, 43(03): 197-20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3
    摘要 ( )   PDF(455KB) ( )  
    为建立猫须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henomenex Synergi 4u hydro-RP 250×4.60 mm为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 ℃。结果表明,建立的猫须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5个共有峰,各猫须草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猫须草药材质量提供有效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有柄石韦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刘静,程丹丹,辛晓伟,高德民,张宏萌
    2014, 43(03): 202-20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4
    摘要 ( )   PDF(214KB) ( )  
    以总黄酮解吸率和滤液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有柄石韦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总黄酮的优选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5 mg·mL-1,pH为6,洗脱剂乙醇浓度为50%,洗脱速率2 mL·min-1。该优化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可靠,提取的滤液中总黄酮含量达76.4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蝴蝶兰叶片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优化
    朱小姝,叶庆生
    2014, 43(03): 206-21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5
    摘要 ( )   PDF(1334KB) ( )  
    通过对蛋白质提取、IPG胶条选择、上样量、水化方式、聚焦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建立蝴蝶兰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采用酚抽提法提取蝴蝶兰叶片蛋白质的纯度较高,复溶较完全;双向电泳优化体系选用24 cm pH 3~10 NL的IPG胶条,被动水化,上样量为1.35 mg,B1程序进行等电聚焦,12%分离胶进行第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该方法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蝴蝶兰叶片双向电泳图谱,蛋白数点多达1163个,可以满足蝴蝶兰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花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纯化
    许传俊,陈益辉,李爱贞,黄珺梅,曾碧玉,黄雯
    2014, 43(03): 212-21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6
    摘要 ( )   PDF(295KB) ( )  
    以大花蕙兰的叶片、根为试材,分析不同酶液组合、摇床转速、酶解温度、材料酶液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大花蕙兰叶片、根经过90 min质壁分离预处理后,在温度28 ℃,于摇床上50 r·min-1振荡酶解6 h,叶、根分别在酶解液为纤维素酶2.0%+果胶酶0.1%+离析酶0.2%+崩溃酶0.2%和纤维素酶2.0%+果胶酶0.3%+离析酶0.1%+崩溃酶0.1%中得到最高产量的原生质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对武夷肉桂茶品质的影响
    陈华葵,杨江帆
    2014, 43(03): 216-22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7
    摘要 ( )   PDF(340KB) ( )  
    对丹岩区和名岩区各5个取样点的武夷肉桂茶树鲜叶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名岩区肉桂茶树鲜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总体均高于丹岩区,名岩区的茶树鲜叶具有比丹岩区更优的物质基础。名岩区产的肉桂成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亦略高于丹岩区,其他成分差异不显著。测定武夷肉桂茶树鲜叶和成品茶微量营养元素表明,二者在全铜含量上呈显著性相关,且丹岩区肉桂茶树鲜叶的Cu含量显著高于名岩区。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分析表明,丹岩区的Cu、Zn含量显著高于名岩区,而Fe、Mn含量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浙江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三个优势树种开花结实动态
    吴梦斯,周丽梦,许大明,丁炳扬
    2014, 43(03): 222-2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8
    摘要 ( )   PDF(587KB) ( )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中三个优势种麂角杜鹃、尖连蕊茶和木荷为研究对象,研究2009~2012年其花及果实凋落的年际变化与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在花凋落数量上,麂角杜鹃和木荷有明显大小年现象,尖连蕊茶则无;2)在果实凋落数量上,麂角杜鹃有明显大小年现象,其他两树种则无;3)从凋落季节上看,麂角杜鹃和尖连蕊茶花凋落集中于春末,木荷则在秋初;4)果实的异常凋落与灾害性天气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叶醉鱼草访花昆虫行为与活动规律
    邵长芬,关文灵,李得发,李叶芳
    2014, 43(03): 227-23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09
    摘要 ( )   PDF(293KB) ( )  
    于2009年4~9月对云南农业大学苗圃内栽植的大叶醉鱼草访花昆虫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叶醉鱼草的访花昆虫有63种,隶属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革翅目和螳螂目;食蚜蝇科为大叶醉鱼草种群的主要传粉昆虫;不同月份访花昆虫的种类不同;天气变化会影响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同一天内不同时间,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有差异,一般每天12:00~16:00的访花频率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北缘分布的鱼尾葵野生资源调查
    郭惠珠,陈恒彬,阮志平,陈小辉,蔡邦平,黄全能,刘与明
    2014, 43(03): 232-23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0
    摘要 ( )   PDF(315KB) ( )  
    在进行中国野生棕榈科植物调查中,首次发现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的鱼尾葵野生种群,并对其分布、生境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漳州龙海为鱼尾葵在福建省的最新发现野生分布点,也是已知的中国鱼尾葵自然分布的最北缘和最东端;鱼尾葵在漳州龙海自然分布区生长良好,有开花结果植株,有小植株的分布,具有自然更新能力。鱼尾葵分布范围较狭窄,呈零星块状分布,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应加强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兰科新记录属——对叶兰属
    刘日林,梅中海,张芬耀,谢文远,陈锋
    2014, 43(03): 236-23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1
    摘要 ( )   PDF(206KB) ( )  
    在对浙江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考察中,发现了浙江兰科Orchidaceae新地理分布属、种——对叶兰属Listera R. Br.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引证标本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与园林应用
    氰戊菊酯在香蕉及蕉园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与安全性评价
    陈丽萍
    2014, 43(03): 238-24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2
    摘要 ( )   PDF(275KB) ( )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氰戊菊酯在香蕉及蕉园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在香蕉上的原始残留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香蕉及蕉园土壤上的降解速度较缓慢,降解规律符合“C=C0·e-kt”一级动力学关系。在香蕉上,相关系数r = 0.9722~0.9980(P<0.01),降解系数k = 0.0703~0.0767,半衰期T1/2 = 9.1~9.9 d,降解99%所需要时间T0.99 = 60.1~65.6 d;在土壤中,k = 0.0821,T1/2 = 8.5 d,T0.99 = 56.1 d。距第2次施药后62~68 d,最终香蕉的残留量<0.01 mg·kg-1,土壤中为0.015~0.020 mg·kg-1。在福建蕉区,氰戊菊酯的常规施药方法是间隔期7 d连续2次施用有效剂量112.50 g·hm-2,采样前安全间隔期可推荐为>13.6 d,产品质量最终可符合GB/T 2763-2012、NY/T 750-2011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几种蔬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林清洪,李金雨,林志楷,黄玉环,许文江,林光荣
    2014, 43(03): 242-24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3
    摘要 ( )   PDF(312KB) ( )  
    以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几种蔬菜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检测,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好。乙醇提取物浓度为500 mg·mL-1时,抑菌效果除对甘蓝黑斑病菌为88.5%外,对白菜炭疽病菌、茄子立枯病菌、茄子白绢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均为100%。甲醇提取物浓度为500 mg·mL-1时,对上述5种病菌的抑菌率均为100%。这为今后田间防治5种病菌及开发银杏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晋江常用园林树种综合评价分析
    庄树渊
    2014, 43(03): 246-25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4
    摘要 ( )   PDF(306KB) ( )  
    对福建晋江市建成区应用多年的常见乔木进行调查,从抗逆性、景观性、生态性、危害性、养护性等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以了解这些园林树种在晋江地区的适应生长情况。评价结果表明,评为I级,其生态功能及观赏性较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广泛推广应用的树种有小叶榕、海南蒲桃、香樟、大叶榕、高山榕、非洲楝、盆架子、菩提榕8种,Ⅱ级和Ⅲ级均有17种,Ⅳ级有7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厦门几种乡土香化植物的人工繁殖试验
    刘福平,宋志瑜,张小杭
    2014, 43(03): 251-25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5
    摘要 ( )   PDF(307KB) ( )  
    选取4种观赏芳香植物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以提高繁殖效率。播种试验中,深山含笑种子以50 ℃ GA3 300 mg·L-1溶液人工催芽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去皮种子增加22.7%和17.3%;单叶蔓荆种子以50 ℃ GA3 1.0 g·L-1溶液浸泡催芽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增加46.7%和25.4%。以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扦插枝条,栀子插穗用NAA 100 mg·L-1 + IBA 100 mg·L-1预处理,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成活率最高,其生根率和成活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8.7%和15.8%,平均生根数比对照提高58.9%;络石插穗用NAA 200 mg·L-1+IBA 200 mg·L-1 预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成活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4.5%和19.1%,平均生根数比对照提高66.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细胞工程
    南天竹两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
    王华宇,李丽凤,陈艳,陈乃明
    2014, 43(03): 255-25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6
    摘要 ( )   PDF(320KB) ( )  
    以火焰南天竹和尖叶南天竹茎段与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技术。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均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在培养基1/2MS+NAA 0.1 mg·L-1+IBA 0.1 mg·L-1中,尖叶南天竹生根率可达100%,而火焰南天竹生根率仅73.5%;将火焰南天竹的生根材料在该生根培养基中接种后培养15 d,再转入经γ射线辐射灭菌的椰糠中,可将生根率提高至92.0%,且植株生长健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杨瑞娟,王桥美,严亮
    2014, 43(03): 259-26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7
    摘要 ( )   PDF(277KB) ( )  
    研究不同培养基和光照条件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5.92 g·L-1+2,4-D 5 mg·L-1+IAA 1.5 mg·L-1+KT 0.62 mg·L-1+蔗糖37.5 g·L-1+琼脂0.8% (pH 5.9~6.0),暗培养15 d后再光培养;外植体捣碎后平铺于培养基上,最适宜培养条件是MS 4.74 g·L-1+2,4-D 1 mg·L-1+IAA 1.5 mg·L-1+KT 0.25 mg·L-1+蔗糖30 g·L-1+琼脂0.8% (pH 5.9~6.0),25 ℃持续光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瑞丽茜树快速繁殖和离体保存
    李爱花,程治英,杨湘云
    2014, 43(03): 262-26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8
    摘要 ( )   PDF(252KB) ( )  
    对极小种群物种瑞丽茜树Fosbergia shweliensis的组织培养和离体保存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苗茎尖和成年植株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均能诱导无菌苗,适宜的启动培养基分别为MS + 2 mg·L-1 6-BA + 0.2 mg·L-1 NAA + 3%蔗糖和MS + 3 mg·L-1 6-BA + 0.1 mg·L-1 NAA + 3%蔗糖,增殖率达3~4倍。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 1 mg·L-1 IBA + 2%蔗糖,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完整试管苗在培养基1/2MS + 3% 蔗糖,12~15 ℃条件下可缓慢生长,继代时间可延长为18~24个月一次,实现了该物种的离体保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山苏铁和攀枝花苏铁杂交育种试验
    潘爱芳
    2014, 43(03): 264-26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19
    摘要 ( )   PDF(215KB) ( )  
    以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为父本,攀枝花苏铁C. panzhihuaensis为母本开展人工授粉,成功获得杂交种子并繁育成苗。结果表明,石山苏铁与攀枝花苏铁可以进行种间杂交,但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农作物太空育种现状及推广前景展望
    程小兵
    2014, 43(03): 266-27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3.020
    摘要 ( )   PDF(244KB) ( )  
    对农作物太空育种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状况、育种程序、生物安全性和产业化推广进行综述。比较太空育种、物理诱变育种与转基因育种的生物安全性,分析太空种子研究和产业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