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3年, 第3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3-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简报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热空气处理对杧果果实若干生理特性和贮藏效果的影响
    王育林,彭永宏
    2003, 32(02): 1-4. 
    摘要 ( )   PDF(213KB) ( )  
    采用紫花杧果为试材,以果实成熟季节的平均气温(30±2℃)为对照,研究35℃、38℃热空气分别处理24 h和48 h对果实生理生化特性和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温度升高或处理时间延长显著提高果皮MDA含量,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可滴定酸的下降和果皮转黄,延缓果实的后熟过程。经38℃热空气24h和48h处理,病斑面积>50%的果实在第14天分别为45.8%和54.2%,果实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而35℃热空气24h处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圆叶洋苋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詹福建,黄卓烈,巫光宏,何平,黄亦亮
    2003, 32(02): 5-9. 
    摘要 ( )   PDF(284KB) ( )  
    研究了温度、光照(可见光、紫外光)、酸碱溶液、维生素C、氧化剂(过氧化氢)、还原剂(亚硫酸钠)、防腐剂(苯甲酸钠)等对圆叶洋苋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色素是抗氧化还原、耐酸碱、耐糖、耐光热的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一品红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章宁,林清洪,曾新萍,黄维南
    2003, 32(02): 10-14. 
    摘要 ( )   PDF(822KB) ( )  
    一品红花药来源于雄蕊原基,花药由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1层)、绒毡层(1层)及造胞细胞组成,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是经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该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形成2-核花粉。花药壁层的变化是表皮在花药成熟期消失,中层在四分体时消失,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期形成柱状纤维层。绒毡层在单核小孢子期径向伸长,有双核或多核,另外有的绒毡层细胞形成横隔或类胎座;进入2-核花粉期,绒毡层细胞分泌颗粒物进入药室,为非典型腺质绒毡层;进入成熟期绒毡层消失。同时观察到花药发育异常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龙眼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与龙眼耐寒性的关系
    余泽宁
    2003, 32(02): 15-17,9. 
    摘要 ( )   PDF(255KB) ( )  
    龙眼叶片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与龙眼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呈正相关;在年周期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与龙眼耐寒性的变化呈现平行关系;龙眼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含量反映着龙眼品种间耐寒性遗传上的差异,可作为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长泰椪柑产量丰欠与气温、雨量的关系
    汤龙泉
    2003, 32(02): 18-21,54. 
    摘要 ( )   PDF(284KB) ( )  
    统计分析表明,对福建长泰椪柑产量丰欠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主要有3月雨量和气温,1~2月雨量,9月1日~11月15日雨量。3月上旬~10月下旬,是椪柑产量形成关键期。采用回归积分分析,求出各时段的生长函数,定量描述气温、雨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对椪柑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红桔基砧/锦橙中间砧/纽荷尔脐橙晚实原因探讨
    周开兵,夏仁学
    2003, 32(02): 22-25. 
    摘要 ( )   PDF(231KB) ( )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比较纽荷尔脐橙高接在两个不同基砧/中间砧组合上的产量表现,并探讨其原因。结果表明,红桔/锦橙组合投产显著地晚于枳/国庆一号温州蜜柑组合(对照);其晚实原因在于:红桔/锦橙组合比对照枝条加长生长旺、加粗生长弱、枝条较直立,树冠郁闭;红桔/锦橙组合树体光合能力受抑制;红桔/锦橙组合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而淀粉含量高于对照;红桔/锦橙组合叶片N、P含量比对照低,Ca含量、C/N水平比对照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应
    游雪婷,李伟娟,凌丽凤,章玉平
    2003, 32(02): 26-28. 
    摘要 ( )   PDF(179KB) ( )  
    本试验研究不同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观赏品质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在供试保鲜剂的9个组合中,配方7(P7)[0.2% Ca(NO3)2+0 Suc+400mg/L B9+1mmol/L STS]保鲜效果最好,可明显延长月季切花瓶插寿命;以P7保鲜剂喷洒花瓣可促进花朵生长发育;月季切花在瓶插过程中,其花瓣组织的pH值随切花的衰老而上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ABA预处理对PEG胁迫下两种草坪草POD同工酶的影响
    吴志华,曾富华,余光辉,林丽静,卢向阳
    2003, 32(02): 29-32. 
    摘要 ( )   PDF(399KB) ( )  
    以假俭草和狗牙根幼苗为材料,分别用PEG(聚乙二醇)处理和ABA预处理24h后再用PEG处理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在0~4d内POD同工酶电泳酶谱的结构及特征。结果表明,随着20%PEG处理时间延长,假俭草POD同工酶Rf 0.12和Rf 0.45区域的主要谱带颜色加深,POD活性提高。ABA预处理24h的假俭草POD同工酶谱带颜色却不同,其POD活性降低;而ABA预处理对狗牙根POD活性影响不明显。PEG处理后假俭草图谱中Rf值为0.56的酶谱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消失,但在处理第4d出现了新的Rf 0.324谱带,而ABA预处理24h就出现该谱带并一直存在;在Rf 0.22区域也存在几条类似的谱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厦门筼筜湖区绿化草坪草生长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
    汤惠华,陈上海,孙虹,杨涛
    2003, 32(02): 33-37. 
    摘要 ( )   PDF(220KB) ( )  
    调查厦门筼筜湖区绿化草坪的生长状况,并对其不同地段草坪的土壤主要肥力因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草坪土壤肥力与草坪草生长的关系,并提出施工设计、管理、维护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花生品种和肥料在小畦盖膜栽培中的效应
    冼华章
    2003, 32(02): 38-40. 
    摘要 ( )   PDF(194KB) ( )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湛油55和湛油41,在小畦盖膜栽培条件下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增产效应;施用12g/m2 N和70g/m2 CaO比施用6g/m2 N和35g/m2 CaO极显著地增产;施用12g/m2 K2O却比6g/m2 K2O显著减产;而施用6g/m2与3g/m2 P2O5,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朱圣潮
    2003, 32(02): 41-44. 
    摘要 ( )   PDF(238KB) ( )  
    通过对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野外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可以认为,凤阳山——百山祖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9科、79属、249种(含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和膜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和瓦韦属,其中以鳞毛蕨属和复叶耳蕨属分布相对集中。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种以东亚分布类型和中国特有种为主,并含有72种中国特有和珍稀蕨类植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泉州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吴文杰,蔡建秀,葛清秀
    2003, 32(02): 45-51. 
    摘要 ( )   PDF(322KB) ( )  
    对泉州市野生蕨类植物的调查表明,该市有药用蕨类植物58种。本文阐述泉州市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态分布、利用价值等,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红掌组培苗继代过程中细菌污染的防治试验
    简兴,王米力,石大兴
    2003, 32(02): 52-54. 
    摘要 ( )   PDF(232KB) ( )  
    针对红掌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出现细菌污染的问题,进行多种抗菌素处理及二次升汞灭菌处理对细菌污染的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300mg/L青霉素+180mg/L链霉素溶液注射到培养基表面,能有效控制细菌污染,且对组培苗生长影响最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矮牵牛花药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代色平,包满珠
    2003, 32(02): 55-57. 
    摘要 ( )   PDF(209KB) ( )  
    采用花粉发育双核期的矮牵牛花药,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及不同浓度蔗糖和麦芽糖对花药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BA和IBA组合诱导效果较好;NH+6-BA 1.5mg/L+IBA 1.5mg/L花药诱导率较高;麦芽糖诱导效果明显比蔗糖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简报
    芦荟横切薄层培养再生植株
    陈廷速,张军,夏宁邵,黄卓忠,陈如凯,李杨瑞
    2003, 32(02): 58-58. 
    摘要 ( )   PDF(153KB) ( )  
    以芦荟横切薄层在改良MS+6-BA3.5mg/L(单位下同)+IBA0.3培养基上,芽诱导率可达95%以上;丛生芽于改良MS+6-BA 2.5+IBA0.2培养基培养可增殖;在改良MS+NAA0.5培养基上经15~20d可产生健壮根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兰州百合的组织培养
    罗智凤,张淑娟
    2003, 32(02): 59-59. 
    摘要 ( )   PDF(151KB) ( )  
    以兰州百合植株地下部幼嫩鳞片作为外植体,在MS+6-BA 0.5mg/L+NAA 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效果最佳。靠近鳞茎盘部位的外植体诱导出的芽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在添加NAA 0.15mg/L的1/2MS生根培养基中可正常发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综述
    AFLP技术及其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黄建安,黄意欢,刘仲华
    2003, 32(02): 60-63. 
    摘要 ( )   PDF(196KB) ( )  
    AFLP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快速、方便、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应用潜力很大。本文简要介绍AFLP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与进展,并综述近年来AFLP标记技术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花卉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刘小莉,刘飞虎
    2003, 32(02): 64-68,76. 
    摘要 ( )   PDF(352KB) ( )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花卉育种技术及成果。常规育种仍是花卉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基因工程在改良花卉的色、香、形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生长素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常立,石大兴,王米力
    2003, 32(02): 69-71. 
    摘要 ( )   PDF(166KB) ( )  
    近年来,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就生长素的信号传导通路研究,包括生长素应答基因(Aux/IAA),生长素调节因子(ARF)以及感应突变体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果树对水分胁迫反应研究进展
    吴强盛,夏仁学,张琼华
    2003, 32(02): 72-76. 
    摘要 ( )   PDF(260KB) ( )  
    综述近十多年果树对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进展。对果树在水分胁迫下叶片、根系的形态和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气孔反应、光合作用、水势变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矿质营养、活性氧代谢、多胺代谢、内源激素、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反应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