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88.[2]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 安徽植物志(1-5卷)[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0.[3] 杨相甫,李景原,王太霞,等. 河南大别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9,17(2): 153-157.[4] 刘鹏,吴国芳. 大别山马鬃岭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 山地研究, 1994,12(3): 174-180.[5] 张光富,沈显生. 大别山天堂寨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J]. 山地学报, 2000,18(5): 468-473.[6] 高焕晔. 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23(5): 431-437.[7] 马庭杰,马文惠. 黄山和大别山区有毒大型真菌初探[J]. 食用菌, 1988,1: 6.[8] 樊美珍,王滨,丁德贵,等.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资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25(3): 224-229.[9] 王四宝,黄勇平,樊美珍,等. 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 生物多样性, 2003,11(6): 475-479.[10] 王四宝,刘竞男,黄勃,等. 大别山地区虫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生态分布[J]. 菌物学报, 2004,23(2): 195-203.[11] 王四宝,刘竞男,王成树,等. 皖大别山区虫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5): 883-887.[12] 杨相甫,李发启,韩书亮,等. 河南大别山药用大型真菌资源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23(4): 393-397.[13] 王玉良,柴瑞娟,薛正莲,等.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地衣调查初报[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1(1): 67-69.[14] 黄满荣. 中国珊瑚枝属地衣的特殊种[J]. 菌物学报, 2008,27(1): 85-90.[15] 贾泽峰,任强,孙立彦,等. 中国鸡皮衣科地衣的分类研究Ⅰ[J]. 菌物学报, 2008,27(2): 316-319.[16] 郑玉华,石旭,王玉良. 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安徽地衣新纪录[J]. 中国林副特产, 2009,5: 73-74.[17] 王玉良,郑玉华. 安徽地衣新纪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15(5): 55-56.[18] 王玉良, 阿地里江?阿不都拉, 阿不都拉?阿巴斯. 中国地衣新记录属——安子纳属[J]. 干旱区研究, 2012,29(1): 179-181.[19] 贾泽峰,赵遵田. 中国肉疣衣属地衣的初步研究[J]. 菌物系统, 2003,22(1): 30-34.[20] 王玉良,郑爱琴,阿不都拉?阿巴斯. 鹞落坪树生地衣群落数量分类及多样性[J]. 广西植物, 2011,31(6): 747-753.[21] 王玉良,阿地里江?阿不都拉,艾尼瓦尔?吐米尔,等.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地面生地衣多样性及群落数量特征[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34(2): 199-207.[22] 王玉良,郑玉华. 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经济地衣资源调查[J]. 中国林副特产, 2007(3): 67-69.[23] Culberson C F, Kristinssonh D. A standardized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chens products[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1970,46: 85-93.[24] Culberson C F. Improved conditions and new data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chen products by a standardize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ic method[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1972,72: 113-125.[25] Hale M E. The Biology of Lichens(2nd edi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3.[26] 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EB/OL]. http://www.zhb.gov.cn/info/bgw/bgg/200808/t20080801_ 126867.htm, 2008-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