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明霞,聂振朋,林媚,冯先桔,陈荣桂.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 2007,8(3): 227—230.[2] 王桥美,杨瑞娟,季爱兵,刘丽,林珊. 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研究进展[J]. 农村实用技术, 2012(12): 19—20.[3] 詹忠根,徐程,张铭,罗紫娟. 铁皮石斛离体根尖经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31(5): 579—580.[4] 詹忠根,徐程,张铭. 铁皮石斛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31(2): 193—196.[5] 戴小英,张淑霞,周莉荫,江香梅. 铁皮石斛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技术比较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10): 122—126.[6] 杨柳平,刘畅庆,赵仁发,张在忠,朱伟宗,戴伟林. 铁皮石斛种子诱导原球茎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7): 54—57.[7] 黄民权,卢应京. 石斛愈伤组织培养物的药用前景探讨[J]. 中药材, 1998,21(11): 543—545.[8] 吴慧凤,宋希强,刘红霞. 铁皮石斛种子的室内共生萌发[J]. 生态学报, 2012,32(8): 2491—2497.[9] 张书萍,白石,陈丽静.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辽宁农业科学, 2008(6): 12—15.[10] 张雪梅,赵银河. 6-BA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种子, 2014,33(2): 6—8.[11] 宋顺,许奕,王必尊,刘以道,覃和业,马蔚红.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9(13): 133—139.[12] 李庆宏,宋常美. 金钗石斛愈伤组织培养[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6(3): 7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