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庆成.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J]. 广西林业, 2008,26(2): 20.
[2] 邱巧玲,张玉竹,李昀.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3] 李新宇,赵松婷,郭佳,李延明.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J]. 中国园林, 2016,32(8): 10—13.
[4] 武文婷,夏国元,包志毅. 杭州市城市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J]. 中国园林, 2016,32(3): 117—121.
[5] 刘少宗. 街道绿化景观[J]. 中国园林,1994,10(2): 24.
[6] 江胜利,金荷仙,许小连. 园林植物滞尘功能研究概述[J]. 林业科技开发, 2011,25(6): 8.
[7] 马素霞,郑亚礼. 城市道路分车带内绿化设计探讨[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3,22(4): 28—29.
[8] 王旭东,杨秋生,张庆费. 常见园林树种树冠尺度定量化研究[J]. 中国园林, 2016,32(10): 73—77.
[9] 欧阳志云,李振新,刘建国,安力,张和民,谭迎春,周世强.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过程研究[J]. 生态学报, 2002,22(11): 1840—1849.
[10] 孙儒泳,李庆芬,娄安如. 基础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1] 饶显龙.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植物景观研究[D].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12] 李许文,刘文,陈红锋,代色平. 广州适宜的植物引种来源地与气候区选择研究[J]. 中国园林, 2016,32(4): 96—100.
[13] 邢福武,余明恩,张永夏. 深圳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育[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14] 李秋月,张青萍,魏倩. 行车速度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 2015,29(3): 144—145.
[15] 苏炤璞. 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分析[J]. 现代园艺, 2016(2): 149—150.
[16]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
[17] 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古润泽.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6)[J]. 中国园林, 1998,14(6): 53—56.
[18] 李秋静,曾凤,谢腾芳. 珠三角6个城镇居住区植物景观调查与评价[J]. 广东园林, 2016(3): 75—79.
[19] 褚玲. 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化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D].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