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ril? P, Malmivaara-L?ms? M, Spetz P, Stark S, Vierikko K, Derome J, Fritze H. Soil organic matter quality as a link betwee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long a successional gradient in a boreal forest[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10,46(2): 259—267.
[2] 刘晓玲,王光美,于君宝,冉越男,管博,韩广轩,王安东,赵亚杰. 氮磷供应条件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8(3): 801—809.
[3] 杜洁,巩如英. 北戴河滨海森林植物资源种类及群落结构调查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27(6): 31—34.
[4] 江国华,褚群杰,张智勇,杨军,苏守香,吴泽民. 宣城市城区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 90—95.
[5] 从睿,张开文,伊贤贵. 黄山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61.S.20170426.1639.010.html
[6] 王旭东.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优化调控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6.
[7] 莫庭坤. 江门市植物群落结构、景观格局及其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4.
[8] 吴云霄,李华军,董仕萍,王海洋. 重庆市公园7种植物群落结构对夏季微气候的改善效果[J]. 西部林业科学, 2007(2): 75—79.
[9] 龚雪伟,吕光辉. 艾比湖流域杜加依林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J]. 生物多样性, 2017,25(1): 34—45.
[10] 原野,赵中秋,白中科,王怀泉,徐志果,牛姝烨. 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模式下草本植物优势种生态位[J]. 生态学杂志, 2016,35(12): 3215—3222.
[11] 张桂萍,张峰,茹文明. 山西绵山植被木本植物优势种群种间关联[J]. 生态学杂志, 2006(3): 295—298.
[12] 李雪,付志鑫,李新,康璐,范亚文. 三江平原湿地——虎林地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植物科学学报, 2018(1): 38—44.
[13]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常华,张宁,曾林,胡瑞萍. 池塘分区养殖系统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7,36(6): 114—124.
[14] 王晨,胡翠华,杜敏晴,刘守江.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发育阶段与植被优势种关系探讨[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29(2): 8—12.
[15] 罗君,周维,覃发超,邓青春,罗明良,胥晓,刘刚才,张斌,李国鸿.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植被对微地形的响应[J]. 山地学报, 2012(5): 537—545.
[16] 张斌,史凯,刘春琼,艾南山,刘刚才,覃发超. 元谋干热河谷近50年分季节降水变化的DFA分析[J]. 地理科学, 2009,29(4): 561—566.
[17] 王育松,上官铁梁. 关于重要值计算方法的若干问题[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3(2): 312—316.
[18] 康永祥,岳军伟,雷瑞德. 陕北黄龙山辽东栎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28(3): 574—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