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823-840.
[2] 李建强. 山毛榉科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J]. 植物分类学报, 1996, 34(4): 376-396.
[3]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 中国森林(第3卷)[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4] 杨礼旦, 陈应强, 杨学成. 贵州台江县野生木本资源及其利用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 39(5): 67–77.
[5] 杨波, 曹晓栋, 程洁婕, 余登利, 李光荣, 魏鲁明, 白新祥. 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亮叶水青冈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生态学报, 2022, 42(7): 2685–2697.
[6] 田宇英. 亮叶水青冈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D]. 厦门: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7] 高香琴, 熊康宁, 容丽, 张佳期, 游美玲, 林丹丹, 李聪聪.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群落木本植物组成特征及其保护价值的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18, 38(2): 29–36.
[8] 高香琴.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9] 赵冬林, 张哲, 张小安, 邓莉兰.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 45(3): 47–53.
[10] 李登江, 郑德谋, 余德会, 谢镇国, 古定豪, 吴必锋.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猪塘水青冈群落结构[J]. 农业与技术, 2021, 41(13): 42–45.
[11] 杨礼旦, 王安文, 李朝志. 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分布格局[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 107–110.
[12]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13] 张金屯. 数量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4] 杨礼旦. 贵州雷公山闽楠群落调查分析[J].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1, 8(1): 49–53.
[15] 沈如江, 林石狮, 凡强, 金建华, 廖文波, 钟方华. 江西省三清山长柄双花木优势群落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 27(5): 501–508.
[16] 李新, 胡理乐, 黄汉东, 江明喜. 后河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优势种群结构与格局[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6): 849–852.
[17] 刘浩栋, 陈巧, 徐志扬, 吴春燕, 陈永富. 珍稀濒危树种陆均松天然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20, 40(9): 2985–2995.
[18] 吴征镒, 周浙昆, 李德铢, 彭华, 孙航.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25(3): 245-257.
[19]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 13(S4): 1–139.
[20] 吴昊. 不同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比较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5): 84–89.
[21] Cody M L, Diamand J M.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ommunities[J]. Nature, 1976, 260(5548): 204.
[22] Schellner R A, Newell S J, Solbrig O T.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biology of the genus Viola: IV. Spatial pattern of ramets and seedlings in three stoloniferous species[J]. Journal of Ecology, 1982, 70(1): 273–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