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开炬,等. 九阜山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补遗[J]. 中国林副特产, 2010(6): 73-76.[2] 韦晓霞,等. 福建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J]. 江西农业学报, 2006,18(6): 67-70.[3] 吴小刚. 福建省蔷薇科木本植物观赏资源调查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25(3): 388-395.[4] 徐德法,等. 武义县野生果树资源[J].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8,15(4): 424-428.[5]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1~6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1985, 1988, 1990, 1993, 1995.[6] 刘锦乾,等. 甘肃省白龙江与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7,25(4): 64-69.[7] 陈西仓. 甘肃野生果树种质资源[J]. 特产研究, 2002,24(1): 44-47.[8] 吴志敏,等. 广东省野生水果植物资源[J]. 广西植物, 1996,16(4): 308-316.[9] 郑钦玉,等. 三峡库区野果植物资源调查初报[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28(4): 614-623.[10] 段锦兰,等. 山西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J]. 果树学报, 2008,25(1): 1-5.[11] 曹秀芹,等. 江苏省云台山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初报[J]. 中国果树, 2004(1): 10-12.[12] 刘世彪,等. 武陵山地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果树学报, 2002,19(6): 399-405.[13] 王永明. 福建九阜山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38(2): 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