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日清,吕芳德,王义强,等. 我国油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 经济林研究, 1996(S2): 203-205.[2] 何方. 油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3] 叶子. 清淡美食山茶调[J]. 中国食品, 2006(15): 22-23.[4] 许晓岗,汤庚国,童丽丽. 海棠果插穗扦插生根过程解剖学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30(7): 77-80.[5] 徐丽萍,喻方圆,上官新晨. 秤锤树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J]. 林业科技开发, 2009,23(1): 58-60 .[6] 吴秀菊,李桂琴,袁强. 杏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抗旱性机理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6(2): 186-190.[7] 张晓平,方炎明. 杂种鹅掌楸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12(1): 10-15.[8] 刘桂丰,杨书文,杨春华,等. 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2,20(1): 9-13.[9] 郭素娟,凌宏勤,潘万春,等. 白皮松插穗的生根特性与其解剖构造的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26(5): 43-48.[10] 王涛. 植物扦插繁殖技术[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1] 潘健,夏日红,程家寿,等. 柃木插条生根的解剖学研究[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17(1): 62-65.[12] 张猛,汤浩茹,王丹,等. 费约果插条生根特征和解剖特性研究[J]. 果树学报, 2009,26(4): 498-501.[13] 林艳,詹亚光,刘玉喜,等. 白桦嫩枝扦插不定根形成的解剖观察[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6,24(3): 15-19.[14] 杜慧芳,程智慧,赵会芳. 大蒜不同品种蒜薹发育的解剖学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25(9): 1720-1726.[15] 刘云强,杨建民,彭伟秀,等. 两种椴树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27(2): 33-37.[16] 郭素娟. 林木扦插生根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4): 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