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35(2): 58.
[2] 杨武亮,姚振生. 半枫荷类药用植物的种类资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6(2): 20—21.
[3] 周光雄,杨永春,杨武亮. 金缕半枫荷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02,33(7): 589—591.
[4] 赵厚涛,宋培良,韩国营,陈倩. 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半枫荷的最新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0(21): 210—212.
[5] 梁玉堂,龙庄如. 树木营养繁殖原理和技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78—94.
[6] 李继华. 扦插的原理与应用[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7] 罗桃,王玉奇,张季,徐润,韦蓉静. 半枫荷嫩枝秋季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11(9): 203.
[8] 唐邦权,韦兴桥,安云虹. 半枫荷实生播种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 2012,37(6): 33—34.
[9] 畲小平. 关于扦插生根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16(4): 90—93.
[10] 徐华忠. 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13(l7): 66—68.
[11] 陈四维,徐继忠. 茎插条中不定根的起源与发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7,10(3): 86—89.
[12] 郑均宝. 树木的营养繁殖[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6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