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兴乾. 柑橘加工与综合利用[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 Swingle W. The botany of citrus and wild relatives[J]. The Citrus Industry, 1967,1: 190—430.
[3] 谢保源. 加速发展我国药用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984(1): 26—34.
[4] 李启亮,宋文琪,徐樨巍,赵德环,秦轶. 北京地区儿童全血19种氨基酸含量参考范围的调查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9,24(5): 82—84.
[5] 杨永涛,潘思源,靳欣欣,高仿,田英姿,丁晓丽. 不同品种核桃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J]. 食品科学, 2017(13): 207—212.
[6] 陈源,姜翠翠,谢鸿根,郭龙,余文权,杨道富. 超声波和微波对柑橘杂交种果皮中酚类物质浸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4): 797—801.
[7] 吕晓玲,王淼. 食品生物化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8] 欧行奇,任秀娟,周岩. 叶菜型甘薯茎尖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 2007,7(4): 120—125.
[9] WHO,UNU.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73: 481—486.
[10] 何洁,莫仁甫,劳水兵,覃国新,廖洁. 紫果西番莲和其它5种水果中氨基酸组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6): 298—300.
[11] 唐宁,杨阳,黄涛江,李正国. 重庆6个晚熟柑桔品种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J]. 中国南方果树, 2013(5): 50—52.
[12] 王文森. 变异系数——一个衡量离散程度简单而有用的统计指标[J]. 中国统计, 2007(6): 41—42.
[13] 姜帆,陈秀萍,胡文舜,郑少泉. 32份龙眼种质资源花氨基酸的分析评价[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1): 26—32.
[14] 胡晓航,吴玉梅,王皙玮. 不同品种(系)甜菜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营养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27): 69—75.
[15] 钱爱萍,林虬,余亚白,颜孙安,林香信,姚莘. 闽产柑橘果肉中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24(6): 86—90.
[16] 何莎莎. 不同种类柑桔果实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品质评价[J]. 中国南方果树, 2018(3): 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