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小红, 李运景, 马晓青, 郭军, 刘海礁, 郑国清, 陶建敏.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50(5): 161–166.
[2] 王海鸥, 高展, 艾克拜尔?毛拉, 杨小平, 周龙, 李树德. 自然越冬条件下17个葡萄砧木品种几个生理指标变化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19, 37(4): 120–128.
[3] 范宗民, 孙军利, 赵宝龙, 刘怀锋, 于坤, 章智钧, 刘晶晶. 不同砧木‘赤霞珠’葡萄枝条抗寒性比较[J]. 果树学报, 2020, 37(2): 215–225.
[4] 刘钰玺, 陈佰鸿, 马宗桓, 杨生瑞, 仇银生, 孙学文, 张帆.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砧木抗寒性综合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 55(6): 86–96.
[5] 明道绪.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6] 马文涛, 樊卫国. 贵州野生柑橘的抗寒性测定和综合评价[J].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10): 2063–2069.
[7] 王文举, 张亚红, 牛锦凤, 王振平. 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J]. 果树学报, 2007, 24(1): 34–37.
[8] 尹杰. 温度处理对8个杨树无性系休眠枝条生长恢复的影响及抗寒性比较[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1): 118,141.
[9] 李淑玲, 冯建荣, 李亚兰, 赵宝龙, 樊新民. 引入石河子地区的苹果品种抗寒性检测[J]. 果树学报, 2012, 29(6): 1010–1016.
[10] 相昆, 张美勇, 徐颖, 王晓芳, 岳林旭. 不同核桃品种耐寒特性综合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9): 2325–2330.
[11] 玉苏甫?阿不力提甫, 阿依古丽?铁木儿, 帕提曼?阿布都热合曼, 李疆.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梨砧木抗寒性[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9(3): 121–129.
[12] 赵国栋, 赵同生, 李春敏, 付友, 张新生. 11个苹果野生砧木品种低温处理抗性指标的综合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 33(6): 145–151.
[13] 李勃, 刘成连, 刘庆忠, 杨瑞红. 樱桃砧木抗寒性鉴定[J]. 果树学报, 2006, 23(2): 196–199.
[14] 张鹍. 不同穗醋栗品种枝条抗寒性研究[J]. 中国果树, 2018(5): 43–45.
[15] 王依, 靳娟, 罗强勇, 杨怡帆, 吕新民, 樊新民, 鲁晓燕. 4 个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J]. 果树学报, 2015, 32(4): 612–619.
[16] 潘晓云, 曹琴东, 王根轩. 膜脂过氧化作为扁桃品种抗寒性鉴定指标研究(英文) [J]. 生态学报, 2002(11): 1902–1911.
[17] 张基德. 梨品种枝条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4, 18(12): 281–285.
[18] 王淑杰. 抗寒性不同的葡萄品种叶片中氧化酶活性及变化规律[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0(3): 29–30.
[19] 许桂芳, 张朝阳, 向佐湘.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种珍珠菜属植物的抗寒性综合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3): 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