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俞新妥. 杉木栽培学[M]. 福州: 福建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72—240.
[2] 郭祥泉,吴成忠,郭祥堆,吴载璋,郭奥捷,郭永俊. 用“t”检验选择法筛选杉木优良种源子代耐瘠薄优株[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3,33(2): 7—13.
[3] 郭祥泉. “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对杉木养分供求响应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31(5): 132—137.
[4] 郭祥泉,洪伟,吴承祯,洪滔,林晗. “t”检验法则在闽北抗寒-速生邓恩桉优株筛选的应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15(3): 385—389.
[5] 吴载璋,郭祥泉,林建丽,吴旺民,郭祥堆,郭永俊. 杉木优良种源子代对施肥处理2年期生长的后效应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3,33(2): 7—13.
[6] 郑仁华. 不同年龄杉木无性系交配的研究[J]. 林业科学, 2003,39(专刊1): 81—86.
[7] 许忠坤,徐清乾. 杉木速生、耐瘠薄营养高效型无性系选育技术[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25(6): 1—6.
[8] 周天相,马常耕. 杉木无性系选育(开天系列)[J]. 林业科学, 2000,36(3): 40—45.
[9] 赵承开.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J]. 林业科学, 2002,38(2): 53—60.
[10] 郭祥泉. 邓恩桉栽培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5: 212—270.
[11] 洪伟,吴承祯. 试验设计与分析—原理?操作?案例[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7—12.
[12] 郑勇平,孙鸿有,董汝湘,华朝晖,唐淑琴,张建章,傅顺华. 杉木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遗传改良增益研究[J]. 林业科学, 2007,43(3): 20—27.
[13] 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5—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