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亚楠, 管华诗, 傅秀梅, 邵长伦, 王长云, 李国强, 刘光兴, 孙世春, 曾晓起, 叶振江. 中国红树林资源状况及其药用研究调查Ⅰ.生态功能与价值[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4): 699–704.
[2] 陆志强, 郑文教, 彭荔红. 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02(7): 26–29.
[3] 郑逢中, 洪丽玉, 郑文教. 红树植物落叶碎屑对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初步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37(1): 137–141.
[4] 蹇丽, 刘洁, 李慧君, 季玉祥, 张军. 东寨港海水及沉积物中Hg和As形态分布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6): 6.
[5] 朱建龙, 徐伟杰, 郭硕铖, 周佳燕, 陆彤, 刑沛红, 蔡强, 孙荣. 水体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治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812(6): 129–132.
[6] Muller G.. 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Rhine River [J]. GeoJournal, 1969, 2(3): 108–118.
[7] Hakanson L. 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A sedimentological approach [J]. Water Research, 1980, 14(8): 975–1001.
[8] 罗松英, 梁艺琼, 陈碧珊, 林梦婷, 梁家新, 邱锦坤. 徐闻南山镇红树林沉积物及红树植物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与迁移规律[J]. 热带地理, 2019, 39(3): 347–356.
[9] 李振良, 谢群, 曾珍, 张际标, 冯宇明, 赖勇平, 林玲玲. 湛江观海长廊红树林土壤–植物体系重金属富集与迁移规律[J]. 热带地理, 2021, 41(2): 398–409.
[10] 罗松英, 李秋霞, 邱锦坤, 邓素炎, 李一锋, 陈碧珊. 南三岛土壤–红树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7): 1409–1416.
[11] 张晓磊, 杨源祯, 阎琨, 庞国涛. 广西珍珠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评价[J]. 中国地质调查, 2022, 9(5): 104–110.
[12] 徐阁, 任茂兴, 袁超. 镇海湾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J]. 海洋技术学报, 2021, 40(5): 78–85.
[13] Zhao Y Y, Jiang R H, Yan M C. Abunda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continental shelf of China [J].Geo-Marine Letters, 1995, 15(2): 71–76.
[14] 张起源, 刘谞承, 赵建刚, 刘香华. 广东沿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12): 4653–4660.
[15] 陈艳云, 陈奇画. 阳江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 广东化工, 2012, 39(8): 109, 106.
[16] 罗松英, 梁绮霞, 邢雯淋, 梁艺琼, 邓子艺, 刘显兰. 湛江湾红树林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及污染评价[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 39(3): 308–314.
[17] 李春芳, 王菲, 曹文涛, 潘健, 吕建树, 吴泉源. 龙口市污水灌溉区农田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J]. 环境科学, 2017, 38(3): 1018–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