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306.
[2] 刘京晶,斯金平. 黄精本草考证与启迪[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43(3): 631—636.
[3] 王慧,袁德培,曾楚华,陈壮. 黄精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34(2): 58—60.
[4] 姜程曦,张铁军,陈常青,李校堃,刘昌孝. 黄精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中草药, 2017,48(1): 1—16.
[5] 叶钱,蒋燕锋,冯家骏,冯恺俊,谢彩香,刘京晶. 多花黄精有效成分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34(1): 192—196.
[6] 孙骏威,赵进,周荣鑫.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花黄精组织培养的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45(3): 97—100.
[7] 周新华,曾满生,肖智勇,李峰卿,周志兰,钟秋平. 多花黄精嫩茎与根茎芽离体培养技术[J]. 经济林研究, 2014,32(4): 68—72.
[8] 刘红美,方小波,夏开德,杨苏文. 多花黄精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J]. 种子, 2010,29(12): 13—17.
[9] 周建金,罗晓锋,叶炜,江金兰. 多花黄精组织培养技术[J]. 三明农业科技, 2012(3): 27—30.
[10] 刘芳源,王钰,开桂青,谢枫. 多花黄精组培体系建立及薯蓣皂苷等含量测定[J]. 生物学杂志, 2017,34(6): 93—96.
[11] 林海,郝慧敏. 黄精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39(5): 44—45.
[12] 杨玉红.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1(1): 156—158.
[13] 万学锋,陈菁瑛. 多花黄精组培快繁技术初探[J]. 中国现代中药, 2013,15(10): 850—852.
[14] 李莺,罗明志,罗雯,郭春林,刘艳妮. 黄精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20(8): 159—162.
[15] 裴莉昕,纪宝玉,陈随清,张彩娟,董诚明. 黄精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28(8): 1995—1997.
[16] 陈松树,张雪,赵致,刘红昌,王华磊,李金玲. 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多花黄精组织培养[J]. 北方园艺, 2018(14): 136—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