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明贤. 基于ISSR标记和数量性状的火龙果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2): 118-124. |
[2] |
曾艳华,龙蔷宇,何荆洲,李秀玲,范继征,卜朝阳. 春兰ב寒香梅’试管开花诱导及其生理基础[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4): 245-250. |
[3] |
赵陆滟,李荣平,吴劲松. 渐狭叶烟草组培苗生根条件优化及在基因转化中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3): 175-181. |
[4] |
李浩宇,杨大强,王利芬,张忠新,郑俊华,韩兆岚,朱旭君,房婉萍,尹江海. 苏州东山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3): 163-167. |
[5] |
黄 雯,李阿池,胡应平,杨志坚,明艳林,陈 辉. 福建省枳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04): 314-320. |
[6] |
段帆,张欢,李珊,田忠琼,甘小洪. 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濒危植物水青树核心种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2): 101-106. |
[7] |
汪长水,张庆美,程习梅,陈明渊,林龙. 辣木组培苗移栽驯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4): 383-385. |
[8] |
杨青,高华春,陈红丽,陈全成,徐鲜钧. 武夷山及周边地区黄精植物ISSR分子标记鉴定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01): 25-29. |
[9] |
魏翠华,谢宇,秦建彬,陈沁.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比较[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2): 107-109. |
[10] |
陈一群,丘佐旺,汪迎利,瞿超,何波祥,曾令海,连辉明,张谦. 樟树组培苗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2): 140-145. |
[11] |
宋燕春,李永裕,陈建烟,黄添毅,龚理,吴少华. 早熟砂梨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2): 91-96. |
[12] |
李洪林,杨波. 春兰根状茎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4): 67-68. |
[13] |
李开拓,钟凤林,郭志雄,潘腾飞,王江波,潘东明. 40个黄皮品种的ISSR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4): 22-26. |
[14] |
陈春满,何蜜丽,蒋雄辉,郑贵朝. 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有机添加物对3个朵丽蝶兰品种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4): 32-34. |
[15] |
李丽,罗君琴. 春兰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2): 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