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36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7-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红芒6号果实成熟阶段香气成分研究
    魏长宾,马蔚红,武红霞,王松标,孙光明
    2007, 36(02): 1-3. 
    摘要 ( )   PDF(225KB) ( )  
    对商熟期及完熟期的红芒6号芒果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共检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商熟期14种,完熟期10种,主要为萜烯类、醛类、酸类等。两个阶段都具有的成分是α-桂叶烯、α-蛇麻烯等;商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2-蒈烯;完熟期的主要香气成分是δ-3-蒈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梅花山51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寿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田玉鹏,蔡永立,王宏伟,刘志国,丘云兴,陈兆凤
    2007, 36(02): 4-8. 
    摘要 ( )   PDF(286KB) ( )  
    以福建梅花山51种常绿阔叶植物为研究对象,用生命表法对其叶片寿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1种植物叶片寿命主要在1~1.5年和2~2.5年两个区间,叶片寿命最短的为小叶乌饭树(0.64年),最长的为建润楠(3.66年),相差4.71倍;(2)从平均值来看,灌木叶片寿命较长(2.01年),其次为中乔木(1.97年),小乔木叶片寿命较短(1.83年);(3)优势种叶片寿命(1.65年)短于伴生种(2.02年),阳生种叶片寿命(1.88年)短于阴生种(2.15年);(4)同种植物叶片寿命随海拔升高而延长,这是高海拔植物提高碳获取能力的一种方式,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普通枇杷、大渡河枇杷和栎叶枇杷遗传关系研究——基于RAPD和AFLP分析
    杨向晖,刘成明,林顺权
    2007, 36(02): 9-12. 
    摘要 ( )   PDF(328KB) ( )  
    利用筛选得到的24个随机引物和5对AFLP引物组合对普通枇杷、大渡河枇杷及栎叶枇杷的遗传关系进行RAPD及AFLP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枇杷与栎叶枇杷的相似性系数最小(0.3864和0.5364),而大渡河枇杷介于普通枇杷和栎叶枇杷之间,偏向于栎叶枇杷。分别以普通枇杷、大渡河枇杷和栎叶枇杷作为待定杂种,计算了三者谱带的叠加性,结果表明,无论是RAPD分子标记,还是AFLP分子标记,以大渡河枇杷作待定杂种获得最高叠加性,支持大渡河枇杷可能是普通枇杷与栎叶枇杷的杂交种的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叶艺春兰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ISSR研究
    高丽,杨波,李洪林
    2007, 36(02): 13-14. 
    摘要 ( )   PDF(228KB) ( )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叶艺春兰同一母株并经多次无性繁殖获得的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次继代培养过程中,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A水平上未见明显差异,保持了母株的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脱落酸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万小荣,郭栋梁,谢子华,刘灵,李玲
    2007, 36(02): 15-18. 
    摘要 ( )   PDF(420KB) ( )  
    以10-4 mol/L脱落酸(ABA)处理绿豆种子24 h,在幼苗下胚轴长6 cm时,切除根部作为插条,研究ABA对插条不定根发生及插条基部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可促进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发生,增加生根数和生根范围;ABA提高插条基部细胞色氨酸转氨酶、吲哚丙酮酸脱羧酶和吲哚乙醛脱氢酶的比活性,增加吲哚乙酸含量,同时进入细胞周期S期的基部细胞数目增加,促进DNA合成,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聚花过路黄化学成分研究
    王定勇,刘恩桂,冯玉静
    2007, 36(02): 19-21. 
    摘要 ( )   PDF(261KB) ( )  
    从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的地上部分离鉴定出7种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丁香色酮(2)、槲皮素(3)、杨梅素(4)、杨梅苷(5)、蒲公英赛醇(6)和myricanone(7),其中化合物2、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AB-8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的影响因子研究
    郭菁,李婷,陈炳华,蔡婉玲,包伟霞,黄玮玮
    2007, 36(02): 22-26. 
    摘要 ( )   PDF(294KB) ( )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桑寄生总黄酮静态吸附和动态洗脱的效果,受提取液质量浓度、pH值及环境温度、振速以及洗脱剂乙醇浓度、流速等因素影响。试验表明,提取液质量浓度和pH值对AB-8树脂的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其吸附分离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浓度为1.2~2.0 mg/ml、pH 3.0~4.0的红花桑寄生提取液,置于摇床上,于室温条件下振荡(振速160 r/min)吸附2~3 h,然后用5倍于树脂体积(5BV)的50%乙醇以1.5 ml/min流速进行柱上动态解吸。AB-8树脂对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9.0 mg/g,动态洗脱率达95.0%,获得产品中黄酮纯度为46.0%,得率为5.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湖北黄州龙王山渐尖毛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方元平,王志飞,项俊
    2007, 36(02): 27-30. 
    摘要 ( )   PDF(275KB) ( )  
    调查湖北黄冈黄州龙王山渐尖毛蕨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和盖度。采用相邻格子法计算渐尖毛蕨种群分布的偏离系数,并进行t检验,判断种群分布类型;应用双项轨迹方差法分析种群格局规模。结果表明,渐尖毛蕨种群呈集群分布,形成的斑块直径大小约为3.0~3.5 m,且随着干扰的减少,斑块数目呈现少→多→少,其大小呈现大→小→大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湛江市城市森林树种结构分析
    吴刘萍
    2007, 36(02): 31-35. 
    摘要 ( )   PDF(303KB) ( )  
    调查湛江市道路、公园和附属三类绿地159个单位的100 452株乔木,比较其物种多样性特征、物种组成特性、相对多度、物种重要值。结果表明:(1)湛江城市森林有52科204种乔木,物种多样性较丰富,树种结构受绿地类型、生境与人文等因素影响;(2)物种组成反映出热带季雨林地带性特色,外来种有96种,应用丰富,但乡土植物开发不足;(3)在调查的植株中,少数优势种占很大比例,其中,道路绿地前25种植物相对多度高达89.66,公园有最多的非常见种;(4)物种重要值SI>1的有26种,7种基调树种反映了湛江城市森林的基本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姜荷花引种适应性及不同采切方式对种球生产的影响
    叶秀仙,黄敏玲,陈源泉,吴建设,林兵
    2007, 36(02): 36-38. 
    摘要 ( )   PDF(157KB) ( )  
    观察姜荷花在福州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应情况,并分析其切花不同采切方式对种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州地区露地栽培的姜荷花生长发育正常,种球繁殖率达3.6倍左右;切花采收时带1片叶的种球产量、质量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二乔杜鹃无菌株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吴连松,陈桂信
    2007, 36(02): 39-41. 
    摘要 ( )   PDF(143KB) ( )  
    以二乔杜鹃顶芽为外植体,探讨不同花色类型、不同消毒时间、培养基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升汞作表面消毒剂,顶芽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时间为10 min;在相同消毒条件下,白花类型的污染率低于红色类型,红花类型外植体的褐变率低于白花类型;含较高浓度ZT的初代培养基中外植体的褐变率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豆中吡虫啉残留量
    蔡恩兴
    2007, 36(02): 42-44. 
    摘要 ( )   PDF(246KB) (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豆中吡虫啉农药残留。试样用二氯甲烷超声波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石油醚去除脂类杂质,以0.2%冰乙酸水溶液-乙腈(70:30,体积比)为流动相,配备Agilent TC-c18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HPLC-UV),外标法定量。实验表明,毛豆样品中吡虫啉添加回收率为84.0%~102.8%,相对标准偏差(n=6)为6.8%~10.9%,样品中吡虫啉最低检测浓度为0.003 mg/k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漳州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防治
    林芗华
    2007, 36(02): 45-47,50. 
    摘要 ( )   PDF(190KB) ( )  
    调查福建省漳州市菜园土壤重金属Cd、Pb、Hg、Cr及非金属有害元素As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福建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漳州市部分菜园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单项污染指数的顺序为Cd(2.39) >Hg(2.00) >Pb(1.40) >Cr(0.63) >As(0.57),污染元素主要为Cd、Pb、Hg,其中Cd、Hg为中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1.75,属轻度污染。而以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其综合污染指数为0.14,污染等级为未受污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番橄榄实生育苗技术初探
    林杰,颜阳东,陈登雄,张庆美
    2007, 36(02): 48-50. 
    摘要 ( )   PDF(149KB) ( )  
    对番橄榄实生育苗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番橄榄育苗不宜使用果实直接播种,应采用成熟种子进行容器袋育苗,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又可避免移栽时苗木受损伤;遮荫度30%、空气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山东崂山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王森林,高德民
    2007, 36(02): 51-55. 
    摘要 ( )   PDF(206KB) ( )  
    山东崂山野生有毒植物共123种,隶属于50科94属,约占崂山野生植物的11.5%。文中对崂山有毒植物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造景艺术手法
    陈珺,陈羡德
    2007, 36(02): 56-59,64. 
    摘要 ( )   PDF(256KB) ( )  
    分析了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讨论其在园林中的造景方式及与园林各要素间的造景艺术手法,并探讨竹类植物的造景原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浙江磐安红叶树种资源及其应用调查
    羊海军,王湘龙
    2007, 36(02): 60-64. 
    摘要 ( )   PDF(284KB) ( )  
    对浙江省磐安县红叶树种资源及其应用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共有乔木、灌木、藤本红叶木本植物37种,分属19科26属,其中,落叶乔木所占比例最大,有21种,占该县红叶树种的56.8%。根据叶片变色规律可分成秋叶变红、嫩叶红色、秋叶和嫩叶均呈红色、常年有红叶等四大类型,种数最多的是秋叶变红类,有26种,占该县红叶树种的70.3%。本文对部分重要的红叶树种的园林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该县红叶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简报
    春兰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李丽,罗君琴
    2007, 36(02): 65-66. 
    摘要 ( )   PDF(140KB) ( )  
    以春兰茎尖、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在1/2 MS+6-BA 5.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形成根状茎,根状茎在1/2 MS+6-BA 0.2 mg/L+NAA 2.0 mg/L+香蕉泥100g/L培养基上可大量增殖,并伸长生长形成丛生型根状茎;根状茎在MS+6-BA 2.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上可分化成小苗,分化率达30.6%;小苗在1/2 MS+IBA 2.0 mg/L+香蕉泥150 g/L培养基上可生根壮苗,生根率达10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梳唇石斛组织培养
    李洪林,高丽,姚军,杨波
    2007, 36(02): 67-67. 
    摘要 ( )   PDF(84KB) ( )  
    以梳唇石斛当年生茎段为材料,在MS+6-BA 0.1 mg/L(单位下同)+NAA 0.01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在MS+6-BA 2.5+NAA 0.05+AC(活性碳)1 g/L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培养;50 d为一个继代周期,繁殖系数为4~5;在1/2 MS+6-BA 0.5+NAA 0.05+椰汁100 g/L+AC 1 g/L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在1/2 MS+IBA 1.0+AC 1 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最后移栽到小颗粒碳化树皮中,成活率可达9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专题综述
    三种模式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徐纪明,向太和
    2007, 36(02): 68-72. 
    摘要 ( )   PDF(210KB) ( )  
    综述白麦瓶草、玉米和黄瓜等模式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石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令狐昱慰,李多伟
    2007, 36(02): 73-76. 
    摘要 ( )   PDF(182KB) ( )  
    对石蒜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药理作用、引种驯化、生态效益、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菠萝蜜研究概述
    李瑞梅,胡新文,郭建春,何应对
    2007, 36(02): 77-80. 
    摘要 ( )   PDF(183KB) ( )  
    从植物形态及资源、生物学特性及繁殖、营养及药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对菠萝蜜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推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菠萝蜜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