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洋,周文超.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3): 277-280. |
[2] |
许传俊,陈益辉,李爱贞,黄珺梅,曾碧玉,黄雯. 大花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纯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3): 212-215. |
[3] |
曾碧玉,许传俊,张庆美,黄青云.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J]. , 2013, 42(03): 238-240. |
[4] |
余如刚,杜雪玲,宋运贤. 不同浓度6-BA及KT对马铃薯无菌苗诱导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2): 19-22. |
[5] |
熊友华,刘念. 峨眉姜花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1): 79-79. |
[6] |
曾碧玉,朱根发,张文惠. 大花蕙兰与墨兰杂交结实率研究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1): 14-16. |
[7] |
尹明华,洪森荣,罗建民. 盐胁迫对黄独脱毒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4): 15-17. |
[8] |
尹明华,洪森荣,徐卫红,王艾平. 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黄独脱毒苗快繁培养基[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3): 24-26. |
[9] |
尹明华,洪森荣. 黄独脱毒苗快繁及产业化技术探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2): 22-25. |
[10] |
陈和明,江南,朱根发,吕复兵,蒋明殿,王再花,王桂芬. 层次分析法在大花蕙兰品种选择上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2): 30-32,43. |
[11] |
李丽,罗君琴,聂振鹏,孙建华,柯甫志,徐建国. 线艺建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2): 69-70. |
[12] |
王燕萍,王广东,吴震. 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形态发生的组织学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25-28. |
[13] |
王丹,雷江丽,吴燕民,吕慧,郁继华. 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33-36. |
[14] |
洪森荣,尹明华,邵兴华. 野葛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4): 10-12,15. |
[15] |
邓樱,凌绪柏. 兰属“小金童”组织培养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