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务
E-mail Alert
导航切换
亚热带植物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学术动态
联系我们
English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植物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及储存转运研究进展
银凤, 刘青青, 刘晓春, 张大生, 崔丽洁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4, 53 (
1
): 80-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4.01.012
摘要
(
86
)
PDF(pc)
(367KB)(
6660
)
可视化
收藏
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色素,一般由8个异戊二烯单元首尾相连而成的C
40
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除了赋予植物器官呈色以外,在体内还执行着多项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虽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较为清晰,但是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以及在体内的储存和转运机制还不明确。本文简要概述了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代谢调控、储存定位和萜类物质转运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介导类胡萝卜素转运的分子及鉴定转运体的方法,以期为研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转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水稻体内的乙烯信号传导途径(综述)
王佳,方俊,易文凯,田云,卢向阳,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 (
02
): 72-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2.022
摘要
(
1850
)
PDF(pc)
(358KB)(
6002
)
可视化
收藏
迄今为止,水稻中已经鉴定的有关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中的组分包括乙烯受体、EIN2和EIN3的同系物,CTR1、RTE1、EBF1/2和EIN5的同系物,这些组分在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植物水稻中相对保守。然而,对水稻ein2和eil1突变体的研究发现,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表型差异。由此可以推断,水稻中的乙烯信号可能比拟南芥中的更加复杂。水稻依靠乙烯调节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如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这些在拟南芥中是不存在的,这表明水稻可能在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中存在新的组分或新的机制。文章就水稻体内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乙烯信号调节以及乙烯在水稻中的应答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中国红树林湿地:分布、种类组成及其保护
杨盛昌,陆文勋,邹祯,李思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 (
4
): 301-31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1
摘要
(
2562
)
PDF(pc)
(2344KB)(
4589
)
可视化
收藏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过去的50年中,中国红树林曾遭到极大的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红树林分布现状,对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及红树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详细叙述,并就红树植物分类体系进行讨论,认为中国红树植物种类应为38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3科15属27种,半红树植物有9科11属11种;对中国红树林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红树林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食品级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郑嘉馨, 张 建, 蒋倍娴, 章玉丽, 胡锦余, 赵 延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 (
4
): 361-3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4.012
摘要
(
97
)
PDF(pc)
(363KB)(
3797
)
可视化
收藏
食品级微生物发酵中药是对传统中药炮制的传承和发展。中药经食品级微生物发酵后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药效增强、毒副作用降低,还具有改善口感、节约资源等优势,在养殖、医疗保健、化妆品等领域拥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食品级微生物发酵中药相关研究进展,主要从发酵技术、菌种选育和药食同源性中药的角度分析发酵对其协同效应、口感等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后续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百香果遗传育种及栽培生产研究进展
王翔宇,安 昌,秦 源,张文斌,苏伟强,王小媚,郑 平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 (
6
): 505-51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12
摘要
(
92
)
PDF(pc)
(430KB)(
3360
)
可视化
收藏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是能带动全产业链生产、创造高经济价值的优势特色果树,已成为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华南各省区优先发展的热门果树,栽培面积持续增加。文中主要总结并介绍百香果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果实储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百香果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其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6.
木本植物抗寒性概述(综述)
郭学民,刘建珍,刘永军,肖啸,高荣孚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 (
04
): 329-33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4.016
摘要
(
1827
)
PDF(pc)
(329KB)(
3320
)
可视化
收藏
抗寒性是植物适应和忍耐低温胁迫的能力,是复杂的多基因特征,其研究历史悠久。近些年的研究为理解植物如何响应外界低温并获得抗寒性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概述了低温下木本植物冰核及其传播、深度过冷却与玻璃化形成、低温锻炼的生理学与遗传调控、低温锻炼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人们在维持重要作物高产的同时提高其抗寒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7.
深圳市城区主要园林植物的物候特征及其景观效应分析
李薇,黄峥,苏丹萍,贺涛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2
): 131-13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2.010
摘要
(
3513
)
PDF(pc)
(385KB)(
322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立足于对深圳市城区几大公园的园林植物调查和统计,对主要园林树种的抽梢展叶期、生长期、落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果熟期等物候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确定植物物候特征,并分析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对植被景观改造以及树种的选择提供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8.
作物连作障碍的成因与机制及其消减策略
翁佩莹,郑红艳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 (
02
): 157-16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2.014
摘要
(
1025
)
PDF(pc)
(311KB)(
3214
)
可视化
收藏
在论述作物连作障碍危害的基础上,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微生物学角度分析产生作物连作障碍的原因与形成机理,认为作物连作障碍形成是复杂的根际生物学过程,它是由连作作物根系分泌物介导引起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衡,导致病原微生物增多,土壤酸化和营养封存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进一步就连作障碍防治措施及修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为有效克服作物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9.
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
朱国鹏,沈宏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 31 (
S1
): 15-21.
摘要
(
1837
)
PDF(pc)
(257KB)(
3108
)
可视化
收藏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物质。研究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对了解植物与土壤及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根系分泌物收集、分离纯化及鉴定的常用方法,并列举特定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旨在为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0.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生态意义(综述)
黄爱葵,李楠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 (
03
): 81-8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3.022
摘要
(
1953
)
PDF(pc)
(303KB)(
2945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在对流层大气中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大气的化学组成,对臭氧合成、一氧化碳生成、甲烷氧化等有重要作用,其氧化物质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植物释放的VOCs对大气化学、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影响;介绍VOCs释放机制、合成途径及排放速率;对今后研究方向和大面积种植林木、城市绿化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1.
甜菜色素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徐夙侠,黄青云,林春松,何恩铭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 (
04
): 378-38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9.04.014
摘要
(
1212
)
PDF(pc)
(904KB)(
2790
)
可视化
收藏
甜菜色素(Betalains)是一类以六碳结构为骨架的水溶性色素,存在于石竹目Caryophyllales的绝大部分科和一类真菌中。目前已知甜菜色素大约有75种,都属于季胺型生物碱,可以分为两类:甜菜黄素(Betaxanthin)和甜菜红素(Betacyanin)。甜菜色素除了赋予花、果、叶着色,吸引昆虫,提高植物本身抗逆能力等外,也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甜菜色素的合成代谢始于酪氨酸,是由4~5个关键酶催化反应和一系列自发反应构成的反应网络。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甜菜色素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合成以及应用做较为全面的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2.
植物生物量研究概述(综述)
郭娜,刘剑秋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 (
02
): 83-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2.024
摘要
(
1972
)
PDF(pc)
(243KB)(
2594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生物量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进行论述,对各种生物量测定方法的利弊做了比较分析,并对生物量测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3.
三角梅开花习性与人工授粉方法初探
周群,张万旗,丁印龙,林河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 (
04
): 340-34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6
摘要
(
3547
)
PDF(pc)
(554KB)(
258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三角梅开花时花器的变化规律及三角梅的杂交授粉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花器的观察对比,发现三角梅的最佳花粉采集时间为花被片微开裂1~2 mm,最佳授粉时间为花初开2 d内;通过人工杂交授粉试验,摸索出三角梅杂交授粉技术。杂交试验表明,伊娃夫人与帝国喜悦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8.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4.
植物种子休眠原因与机理的研究进展
黄丹,许岳香,胡海波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 (
02
): 78-8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0.02.023
摘要
(
1244
)
PDF(pc)
(938KB)(
2578
)
可视化
收藏
种子休眠对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植物保持其自身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综述植物种子产生休眠的原因及其调控机理,并探讨当前在植物种子休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5.
多效唑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游鸯,汪天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4
): 361-36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4.020
摘要
(
2440
)
PDF(pc)
(254KB)(
2474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多效唑(PP333)的理化性质、生理作用、矮化机理,总结了PP333的应用,为PP333在植物栽培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6.
铁皮石斛多糖累积规律研究进展(综述)
叶炜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4
): 367-37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4.021
摘要
(
2908
)
PDF(pc)
(328KB)(
2423
)
可视化
收藏
铁皮石斛为我国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独特。在铁皮石斛的众多药用成分中,多糖是主要的有效成分。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铁皮石斛多糖累积规律方面的研究,从种质资源、生理时期与部位、栽培技术及组织培养等方面阐述铁皮石斛多糖累积的影响因素,为铁皮石斛高多糖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7.
烟草叶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施和平,黄群声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 32 (
04
): 63-63.
摘要
(
1016
)
PDF(pc)
(58KB)(
2413
)
可视化
收藏
烟草叶片外植体在MS+2,4-D0.5 mg/L+6-BA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 d后,产生絮状疏松的浅黄绿色的愈伤组织,30 d后开始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化产生幼芽,60 d后平均每块愈伤组织产生30棵幼芽。将幼芽转至含0.2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形成根,并得到完整植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8.
非洲马铃果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最新研究进展
仝 艳,郑志忠,林 毅,明艳林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 (
04
): 359-36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9.04.011
摘要
(
1114
)
PDF(pc)
(5142KB)(
2404
)
可视化
收藏
非洲马铃果Voacanga africana是非洲地区用于治疗疟疾、痢疾、儿童痉挛等多种疾病的特有的植物资源。随着近年来非洲马铃果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生物碱、挥发油、黄酮、单宁、类固醇、萜、强心苷、皂苷、蒽类等化学成分。该植物具有细胞毒性、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抗血管生成等多种药理活性。我国已对非洲马铃果进行引种驯化。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非洲马铃果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19.
ROS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刘璨,李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 (
03
): 71-75.
摘要
(
1115
)
PDF(pc)
(922KB)(
2323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能感受外界环境信息的刺激,并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体系调节植物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研究表明,活性氧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本文对其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0.
植物抗病遗传育种中的QTL定位和克隆(综述)
李宏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 (
03
): 87-9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3.023
摘要
(
2351
)
PDF(pc)
(359KB)(
2287
)
可视化
收藏
对植物抗病遗传育种中QTL定位与克隆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数量抗性的遗传学基础、作物抗病性QTL的定位作图、QTL作图的可靠性及应对措施、QTLs候选基因的证实和定位克隆等,并对植物抗病遗传育种未来的研究方向予以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1.
金线莲组织培养(简报)
李洪林,杨波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 (
01
): 86-8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1.020
摘要
(
2492
)
PDF(pc)
(250KB)(
2237
)
可视化
收藏
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1.5 mg·L
-1
+NAA 0.2 mg·L
-1
;增殖培养基为1/2MS +6-BA 2.0 mg·L
-1
+NAA 0.5 mg·L
-1
+香蕉100 g·L
-1
;增殖系数达6~8倍;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 1.0 mg·L
-1
+NAA 0.5 mg·L
-1
+活性炭0.2 g·L
-1
,生根率可达95%。将生根苗移栽入滤水性好的细兰石与炭渣混合基质中,盖膜保湿。成活率可达9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2.
观赏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
许蓝心,田如男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 (
01
): 96-10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9.01.019
摘要
(
1110
)
PDF(pc)
(5107KB)(
219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近十年国内外植物耐热性研究现状,综述高温胁迫下植物解剖结构和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高温胁迫对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渗透调节等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总结提高植物耐热性的措施,为今后观赏植物耐热性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3.
基于ORAC评价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常强,苏明华,陈清西,曾碧玉,王伟,李惠华
2016, 45 (
03
): 225-22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3.006
摘要
(
1547
)
PDF(pc)
(544KB)(
217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方法考察20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优的线性关系(R2=0.997);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为0.5~3.1 μmol·L-1,精密度<18%,准确度91%~105%。比较20种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对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中,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羟基肉桂酸类以咖啡酸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在类黄酮组分中,黄烷-3-醇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特性,黄酮醇次之。ORAC可作为评价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的简便、高效的标准化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4.
井冈霉素研究概况(综述)
林志楷,刘黎卿,陈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3
): 279-28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3.021
摘要
(
2133
)
PDF(pc)
(236KB)(
2120
)
可视化
收藏
对井冈霉素的生产、应用、检测技术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未来井冈霉素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坐果率和果实生长的影响
余志雄,袁亚芳,谢倩,许小勇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4
): 305-30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4.006
摘要
(
2173
)
PDF(pc)
(198KB)(
2117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龙果Ⅱ’为试材,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火龙果坐果率和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30 mg/L GA3或100 mg/L 6-BA对提高火龙果坐果率及促进果实生长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6.
不同LED光质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刘敏玲;苏明华;潘东明;王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1
): 46-48.
摘要
(
1951
)
PDF(pc)
(432KB)(
2085
)
可视化
收藏
以福建产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为材料,研究不同LED光质(红光、黄光、蓝光)对金线莲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与黄光有利于金线莲株高增长,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8.74%、21.47%,但二者处理的植株较为瘦弱,且红光和黄光处理下的植株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低。蓝光处理下金线莲生长情况较好,叶面积与对照相比增长明显,且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不同LED光质处理下的植株气孔频度、长度、宽度与对照相比都有一定增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7.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杉木林植被结构分析
王志和,马红岩,张慧琳,李俊杰,朱自飘,马子豪,赖武婷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 (
04
): 286-29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4.007
摘要
(
844
)
PDF(pc)
(337KB)(
2006
)
可视化
收藏
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典型南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为对象,对林分内乔木层、灌木层、层间层、草本层的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内杉木林乔木层主要树种为杉木、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等,杉木占比39.7%~68.7%,其他阔叶树占比31.3%~60.3%;林下植物灌木有50种,层间层有21种,草本有19种,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林下植物总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3。该研究为南亚热带杉木林尤其是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杉木林保育及促进森林植被向更高级阶段演替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8.
海口市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防控对策
牟 村,刘文剑,郑希龙,胡艳华,冉 娟,吴 磊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 (
05
): 389-39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5.011
摘要
(
702
)
PDF(pc)
(365KB)(
1978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野外调查及文献资料及标本信息查阅,基本查清海口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并对外来入侵植物在海口市的入侵危害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海口市目前发现外来入侵植物115种,隶属于32科83属,其中菊科种数最多,有23种,占海口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0.0%;有92种原产地为美洲,占80.0%;有84种为草本植物,占73.0%;有111种为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占96.5%;入侵植物中严重危害类(1级)有12种,一般危害类(2级)有24种,潜在危害类(3级)有25种,一般外来类(4级)有22种,32种还有待观察(5级)。文中提出对海口外来植物入侵的防控及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9.
暹罗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林志楷,林文珍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 (
04
): 391-3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9.04.016
摘要
(
4168
)
PDF(pc)
(5100KB)(
1963
)
可视化
收藏
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是芽孢杆菌属近十年发表的新种,具有广谱抗菌性及其他生物活性,具备开发潜力。本文综述暹罗芽孢杆菌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就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0.
香港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调查
谢沅陶,代色平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 (
01
): 58-6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1.012
摘要
(
1479
)
PDF(pc)
(359KB)(
193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的方法,对香港的公园和主要街道展开植物资源调查和编目,共记载香港观赏植物约70科260种,分析其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探讨观赏植物园林应用的不足之处,提出香港地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为香港园林建设中的植物景观改良和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可视化分析
赵永菊, 欧阳胜男, 铁烈华, 崔 雍, 段洪浪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 (
5
): 405-4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12
摘要
(
107
)
PDF(pc)
(409KB)(
1934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未来全球干旱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还会继续增加,这将进一步制约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很多研究发现养分添加会影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但是缺乏文献追踪和可视化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R语言的Bibliometric包对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搜集的关于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文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2021年间,关于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论文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特别是2018年以来增长最快。该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3篇),而且各机构间有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论文大多发表在农业、林业领域期刊,其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Agronomy-Basel,H指数最高的是Global Change Biology。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有“drought”“climate change”“fertilization”“nitrogen”“yield”以及“water use efficiency”等。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在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一系列研究中,国内外科研人员重点关注植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植物生理动态过程。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预测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机制将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2.
非洲加纳籽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成分(综述)
谌迪;林德钦;郑志忠;童庆宣;林河通;明艳林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1
): 86-90.
摘要
(
2552
)
PDF(pc)
(277KB)(
1917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非洲加纳籽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羟基色氨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植物具有抗抑郁、抑制肥胖和抗氧化等各种药理活性。本文系统介绍非洲加纳籽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与药理药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其引种驯化与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3.
石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学研究
付文佛, 肖 涛, 张永洪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 (
4
): 271-28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4.001
摘要
(
144
)
PDF(pc)
(6727KB)(
1899
)
可视化
收藏
对17种石蒜属
Lycoris
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基本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蒜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环状结构,全长158 335~158 761 bp,总GC含量37.7%~37.8%。基因数量为133~13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核糖体RNA基因、转运RNA基因数目稳定。含有散在重复序列41~57个,检测到66~7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A/T重复最多。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编码密码子数量在26 448~26 740个之间,共有31 个密码子的 RSCU 值大于1,而其中29 个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为A或U,表明17个石蒜属植物偏好A或U结尾的密码子。叶绿体全基因组比对和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石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不存在重排和倒置,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非编码区的变异频率高于编码区。IR边界分析表明,由于IR区的收缩和扩张,部分物种中的
rpl
22、
rps
19、
ndh
F基因均出现跨过JLB或JSB边界的情况。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筛选出
trn
G-UCC、
atp
F-
atp
H、
psb
C-
trn
S-UGA-
psb
Z、
trn
G-GCC-
psb
Z、
rpl
32、
trn
L-UAG-
rpl
32-
ccs
A、
rps
15-
ycf
1等高变基因和基因间隔区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系统发育分析。以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石蒜属物种形成单系,支持该属独立的分类地位。传统的基于雄蕊和花冠形态划分的整齐花亚属和石蒜亚属的物种均未形成单系,基于雄蕊与花被片的位置关系对石蒜属植物属下物种进行分类仍值得商榷。同时,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安徽石蒜
L. anhuiensis
、江苏石蒜
L. houdyshelii
、稻草石蒜
L. straminea
、玫瑰石蒜
L. rosea
杂交起源的观点,并揭示了它们可能的母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4.
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调控多组学研究进展
刘黎卿,郭迟鸣,施建羽,郭 莺,孟红岩,曾新萍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4, 53 (
4
): 381-3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4.04.013
摘要
(
69
)
PDF(pc)
(374KB)(
1896
)
可视化
收藏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兰科石斛属重要的药用植物,富含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等活性代谢产物。植物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调控及积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年来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等组学技术飞速发展,从转录、转录后、翻译以及表观遗传等不同维度更深入地解析铁皮石斛代谢产物多层次调控网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类组学在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铁皮石斛的分子育种、栽培管理及产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5.
棕榈酰化蛋白及蛋白质的棕榈酰化研究进展
丁玉娇,韩颖颖,周婧雯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 (
04
): 395-40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4.017
摘要
(
5773
)
PDF(pc)
(419KB)(
1874
)
可视化
收藏
蛋白质S-棕榈酰化是最常见的具有16碳脂肪酸棕榈酸酯的脂质修饰形式,调节蛋白质的运输和功能。文中主要概括从植物到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具有棕榈酰基转移酶活性的保守DHHC蛋白家族,并介绍蛋白质棕榈酰化的研究方法,及检测棕榈酰化蛋白质的位点预测方法(CSS-Palm、NBA-Palm、TermiNator2)、放射性标记法(用3H棕榈酸酯或125I-IC16棕榈酸酯)和非放射性标记法(化学标记和质谱法),总结蛋白棕榈酰化的抑制技术以及抑制剂类型(包括2-溴棕榈酸酯、浅蓝菌素和衣霉素)。同时概括蛋白棕榈酰化在植物胁迫中的响应,展望其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6.
普洱茶后发酵中咖啡碱变化研究进展(综述)
柴洁,郭威,杨超,马存强,任小盈,周斌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 (
02
): 182-18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2.021
摘要
(
1752
)
PDF(pc)
(275KB)(
1837
)
可视化
收藏
普洱茶(熟茶)的后发酵加工工艺,是形成其独特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咖啡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是茶叶中含量比较丰富的生化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主要呈味物质和生理活性成分,具有促进兴奋、强心、解毒、利尿、助消化等功效。咖啡碱在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呈增加趋势。文章对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咖啡碱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普洱茶咖啡碱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7.
福建平潭抗风耐盐园林植物的筛选与配置
苏燕苹
2013, 42 (
03
): 267-27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3.018
摘要
(
1925
)
PDF(pc)
(240KB)(
181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福建平潭海坛岛植物野外调查研究与查阅相关资料,筛选出适合平潭种植的抗风耐盐园林植物89种,其中乔木34种、灌木28种、地被植物26种、红树植物1种;针对滨海防护林带、环岛景观路四大风口、竹屿湖等不同类型风口地带的绿地提出了抗风耐盐园林植物配置示例,为平潭乃至福建沿海岛屿的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8.
蝴蝶兰19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分析
陈和明,关龙辉,朱根发,吕复兵,
2013, 42 (
03
): 223-2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3.008
摘要
(
1881
)
PDF(pc)
(843KB)(
1798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9个蝴蝶兰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品种居多,占57.9%,三倍体占10.5%,非整倍体占31.6%。两个三倍体品种‘幻想’和‘满天红’自交和杂交均不结实,表现出三倍体的一般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9.
中草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
李 煊,许子贤,明艳林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 (
02
): 83-9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2.001
摘要
(
1362
)
PDF(pc)
(395KB)(
1760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突发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感染者常伴有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自2019年12月首次发现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席卷全球,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首次推出中医药治疗方案,其中清热解毒、补气活血、清肺化痰等中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中常用中草药类型,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实践证明,中草药在抗病毒、抗炎、减轻患者症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特别是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总体治愈率达94%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家。文中在概述新型冠状病毒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中涉及的药用植物及其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为防治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0.
水仙属植物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洪林,,梁国鲁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 (
02
): 89-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2.025
摘要
(
1712
)
PDF(pc)
(302KB)(
1702
)
可视化
收藏
水仙属为世界重要的观赏花卉大属,品种更新及品质改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简述了水仙属种质资源现状,归纳了有关生物学特性、矮化栽培、遗传多样性、离体培养与扩繁、基因克隆与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通知公告
更多+
学术动态
更多+
下载中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期刊社查询)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科学出版社(中科期刊)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