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烟草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李栋成,李魁印,韦兴启,段丽丽,莫泽君,刘仁祥
    2022, 51(1): 1-1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1
    摘要 ( )   PDF(393KB) ( )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全基因组数据中的Trihelix家族基因的理化性质、染色体分布、染色体共线性、基序组成、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及其低温处理下的表达进行完整的鉴定分析,初步解析烟草Trihelix家族成员的结构与功能。从普通烟草中鉴定出32个Trihelix基因,分为GT-1、GT-2、GTγ、SH4、SIP1等5个亚家族;32个NtTH基因有着10种分布不均匀的基序,且有不同的基因结构,但在同一个亚家族内有相似性;烟草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存在同源的Trihelix基因,普通烟草Trihelix家族自身也存在共线性基因;鉴定出13种不同类型的顺式元件,主要与非生物胁迫、激素和生长发育有关,其中ABRE和MeJA是最多的两个顺式元件,表明NtTH基因的功能主要与非生物胁迫和生长发育响应调控有关;烟草NtTH3和NtTH16等11个基因在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挖掘到与烟草抗冷有关的基因,为烟草抗冷性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李红强,罗 倩,杨 帅,谢瑞莹,聂 琼
    2022, 51(1): 13-1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2
    摘要 ( )   PDF(400KB) ( )  
    为探究转录因子NtMYB4a参与调控烟草(Nicotiana tabacum)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以NtMYB4a过表达株系(OE)、敲除株系(KO)和野生型(WT)为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模拟自然干旱胁迫,对比分析三个株系在干旱胁迫0、2、4、6、8 d和复水2 d后的光合特征、根系活力、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OE株系的净光合速率(Pn)、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Pro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WT株系,而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MDA含量则显著低于WT株系;KO株系多数时期Pn、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Pro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T株系,Tr、Gs、MDA含量则显著高于WT株系。因此,超表达NtMYB4a可能通过提高烟草的光合能力、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减少细胞膜损伤来提高烟苗抗旱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湿度对香樟幼苗根系生长和构型的影响
    祁 军
    2022, 51(1): 19-2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3
    摘要 ( )   PDF(580KB) ( )  
    以1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为试材,设置对照组(CK)、中度干旱处理(M)、重度干旱处理(S)三个处理,比较不同土壤湿度下香樟幼苗不同时期地上部分生长和根系构型,探究香樟幼苗根系对不同土壤湿度的适应性及其耐旱机制。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组的香樟根系及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直径和根尖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旱显著增加香樟幼苗的根系拓扑指数,降低香樟根的分形维数和平均分枝角度(P<0.05)。可见土壤湿度程度及处理时间显著影响香樟根系的生长及在土壤中的布局。较低土壤湿度可显著抑制根长的延长、根表面积扩大和根的增殖,且随着土壤湿度的继续降低以及处理时间延长,香樟幼苗根系的生长受到水分亏缺的抑制作用加重,根系建成成本增高的同时,根系分枝的复杂性降低,根系必须通过朝着更陡、更深的方向生长伸长来提高水分吸收效率。建议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水分管理策略,以满足香樟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水分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满江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育研究
    黄敏敏,陈美珍,陈 坚,郑伟文
    2022, 51(1): 26-3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4
    摘要 ( )   PDF(355KB) ( )  
    水生植物满江红是蕨类与固氮蓝藻的共生体。本研究旨在分离和鉴定它的另一种共生伙伴——内生真菌。经ITS测序和电镜观察,该分离物被鉴定为聚多曲霉,具有产生多种有经济价值的活性物质的潜力。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分生孢子发育和衰亡进程的结构特征,显示12 d培养物比6 d培养物有更多分生孢子以自噬的形式死亡,表明在后续开发研究中有必要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来调控分生孢子的发育状态以取得较高的产物得率。文中还对分生孢子的自噬进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及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福建省多花黄精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李 敏,吴爱琴,李 欣,苏珂冰,杨成梓
    2022, 51(1): 34-4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5
    摘要 ( )   PDF(357KB) ( )  
    通过研究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的生态适宜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收集237份多花黄精分布位置和55个生态因子,导入最大熵(MaxEnt)模型运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其适合生长区域。结果表明,影响多花黄精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生态因子是3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6月降水量、5月降水量、4月降水量、2月降水量和最冷季降水量,在福建省具有广泛适宜生长区域。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可为多花黄精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其科学种植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种园林植物叶片导热系数及对流换热系数测定
    孙 逸,张言进,付海明
    2022, 51(1): 42-4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6
    摘要 ( )   PDF(796KB) ( )  
    为研究植物层传热特性,选取校园内十种常见园林植物测定其叶片导热系数、叶片与周边空气对流换热系数,拟合导热系数与叶片含水量的近似关系式,对比实验测定对流换热系数与通过经验公式理论计算所得对流换热系数,比较与叶片接触前后空气的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叶片存在降温增湿作用,在5~25 ℃下叶片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较小;叶温20 ℃时,叶片导热系数随叶片含水量降低而减小;实验测试对流换热系数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67种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杨 森,莫海波,施济普
    2022, 51(1): 48-5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7
    摘要 ( )   PDF(368KB) ( )  
    基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收集保存的爵床科植物资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对67种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爵床科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花观赏性所占权重最大,表示花观赏性在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中是最重要的方面;在二级指标中,花(序)量、花(序)色鲜艳度和盛花期时长对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的影响权重均超过10%,对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而花(序)大小、花后观赏性和叶片盖度对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的影响权重均低于5%,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小。依据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对67种爵床科植物的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分并划分等级,赤苞花(Megaskepasma erythrochlamys)、宽叶十万错(Asystasia gangetica)、鸟尾花(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翠芦莉(Ruellia simplex)、翼叶山牵牛(Thunbergia alata)、金苞花(Pachystachys lutea)、黄花老鸦嘴(Thunbergia mysorensis)、白苞爵床(Justicia betonica)、叉花草(Strobilanthes hamiltoniana)、绯红珊瑚花(Pachystachys coccinea)、白金羽花(Schaueria calytricha)、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等12种植物的观赏价值较高,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具有较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丹金线兰的植物形态和显微鉴定
    彭梦超,郑承剑,吴建国,吴岩斌,吴锦忠
    2022, 51(1): 58-6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8
    摘要 ( )   PDF(251KB) ( )  
    采用生药学显微鉴定方法研究南丹金线兰(Anoectochilus nandanensis)的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及粉末显微特征。南丹金线兰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具金红色叶脉,花不倒置;唇瓣白色,呈Y字形,前部明显扩大并2裂,裂片狭长圆形,中部收狭,其两侧呈向下的细齿状或角片状,两侧白色细齿各4~5条。显微结构中,根、茎横切面中皮层明显,具草酸钙针晶、粘液细胞等;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形状为乳突状突起。粉末中可见草酸钙针晶和导管。这些特征可为南丹金线兰的生药鉴别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模式产地的维管植物物种模式标本研究
    旷 娟,刘 婷,全志鑫,段林东,康公平,肖佳伟
    2022, 51(1): 62-6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09
    摘要 ( )   PDF(405KB) ( )  
    在对有关模式标本资料广泛查询的基础上,统计出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模式产地的维管植物91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47科73属。除1种无采集人信息外,其余90种由31人或团队采集,这些标本保存于国内外21个研究机构。以该地为模式产地的物种中,19种以梵净山命名。原学名中有17个被归并,其中12个学名在种级水平发生了变化,5个学名在种下水平发生了变化。以该地为模式产地的物种中受威胁的共15种,包括极危(CR) 1种,濒危(EN) 6种,易危(VU) 8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省种子植物2个新记录种
    范世光,赵万义,刘忠成,张 忠,李绪杰,廖文波
    2022, 51(1): 67-6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10
    摘要 ( )   PDF(221KB) ( )  
    报道湖南省新记录2种,为绿花油点草(Tricyrtis viridula Takah.)和小果马银花(Rhododendron microcarpum R. L. Liu et L. M. Gao),均发现于罗霄山脉地区。文中简述了新记录的主要识别特征,分类历史及区系地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被子植物3种新记录
    林毅喆,付厚华,陈 帅,陈新艳,陈世品
    2022, 51(1): 70-7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11
    摘要 ( )   PDF(211KB) ( )  
    报道福建省被子植物新记录3种,即广东大青(Clerodendrum kwangtungense Hand.-Mazz.)、潮安山矾(Symplocos chaoanensis F. G. Wang & H. G. Ye)、纤梗叶下珠(Phyllanthus tenellus Roxb.),其中纤梗叶下珠为新归化种。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FJF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菠萝离体再生研究进展
    孙婧朗,周慧晶,郑珂媛,戴锡玲,朱木兰
    2022, 51(1): 73-8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1.012
    摘要 ( )   PDF(364KB) ( )  
    菠萝(Ananas comosus)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但存在种子萌发率低、遗传转化困难、基因编辑体系缺乏等问题,其基础研究及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亟需高效、可靠的离体再生系统。本文对菠萝离体再生外植体选择、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筛选、直接不定芽发生、间接不定芽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定根诱导及炼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菠萝细胞工程育种、遗传资源改良及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