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渐狭叶烟草高效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梁永鑫,吴劲松
    2022, 51(3): 163-17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1
    摘要 ( )   PDF(457KB) ( )  
    渐狭叶烟草(Nicotiana attenuata)是烟草属植物中研究植物与昆虫、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模式植物。本研究以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为靶标基因,建立一套以pHSE401为基因编辑载体,以潮霉素为抗性筛选标记的渐狭叶烟草高效基因编辑体系。利用该体系,获得PDS基因约80%的基因编辑效率,远远超过目前在渐狭叶烟草中报道的约30%的基因编辑效率。进一步使用WRKY70基因为靶标,对该体系对进行编辑效率验证,经测序发现WRKY70基因编辑材料中的基因编辑效率为83%,其中发生大片段缺失突变的频率为50%。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渐狭叶烟草高效基因编辑体系,为以后渐狭叶烟草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磷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蛋白酶二维酶谱分析
    肖媛媛,付莹莹,王慧超,侯思奇,马亚欣,杨冬之,臧 新
    2022, 51(3): 172-17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2
    摘要 ( )   PDF(307KB) ( )  
    为探讨低磷胁迫对油菜(Brassica napus)幼苗叶片蛋白酶二维酶谱的影响,以低磷胁迫下的甘蓝型油菜鼎油杂4号为试材,采用优化的非变性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蛋白酶谱检测技术获得清晰的蛋白酶分离图谱,通过图像分析获得磷胁迫下油菜叶片蛋白酶差异表达图谱。结果显示,低磷胁迫下共有6个油菜叶片蛋白酶点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其中3个表达水平显著上调,3个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提示有不同的油菜叶片蛋白酶类参与到油菜抗(耐)低磷的应答途径中,为进一步解析不同蛋白酶(同工酶)响应低磷胁迫研究打下基础。文中基于非变性等电聚焦的二维酶谱方法亦为其他逆境胁迫下不同蛋白酶及其同工酶二维酶谱响应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杉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特征研究
    谢德志,马红岩,赖武婷,张慧琳,袁富坚,钱银兰
    2022, 51(3): 178-18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3
    摘要 ( )   PDF(385KB) ( )  
    为了明确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热脱附-气质联用(TDS-GC-MS)技术,对杉木释放的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释放的VOCs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一年中释放的化合物种数随季节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夏季释放种类最多,达42种。检测到的烷烃类、醛类、酯类和醇类化合物种类最多,占检测到的化合物总种类数的73.33%。春季杉木释放的VOCs以醇类化合物为主,总相对含量为27.19%;夏季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总相对含量为17.29%;秋季以醛类化合物为主,总相对含量为23.55%。综上,杉木具有一定的康养功效,夏季是在杉木林中进行康养活动的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以杜鹃红山茶为母本的优良种间杂交父本筛选
    张俊丽,李彤丰,苏月娥,吴惠民,林剑波,刘和平
    2022, 51(3): 184-19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4
    摘要 ( )   PDF(237KB) ( )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母本,‘绿带可娜’、‘红芙蓉’、‘迪朱丽亚’等13个观赏性较强的山茶花品种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共配置13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试验。以坐果率、结实率、出苗率、单花成苗率作为评价亲和性的指标对杂交父本进行筛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杂交组合亲和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形态鉴定法比较杂交子代与父母本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绿带可娜’、‘玛丽费丝’、‘尼丽夫人’、‘花露珍’、‘娃丽娜深’为亲和性高的父本,杜鹃红山茶ב绿带可娜’、杜鹃红山茶ב玛丽费丝’为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组合。杜鹃红山茶种间杂交后代花色、花型表现趋于父本,叶片更接近于母本杜鹃红山茶,杂交后代均遗传母本全年开花的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树冠果实分布及性状差异的油茶采摘效率评价
    杜洋文,程军勇,姚小华,邓先珍,程一鸣,魏振宇
    2022, 51(3): 191-19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5
    摘要 ( )   PDF(560KB) ( )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个无性系为供试材料,分析比较无性系树冠内外果实产量、性状色泽和果实采摘特性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林4号和长林53号树冠内部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鲜果产量显著大于外部,长林3号、长林4号、鄂油81号、鄂油102号和鄂油151号树冠外部果实采摘效率显著大于内部;单株鲜果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和采摘效率以鄂油81号较高较快,分别达到9.88 kg、3.94 kg·m–2、7.96 g·s–1,其次为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鄂油102号和鄂油63号。运用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各无性系综合排名为:鄂油81号>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鄂油102号>鄂油63号>长林23号>长林18号>长林3号>鄂油151号;聚类分析将10个无性系分为高产高效采收良种、低产低效采收良种和中优型良种3类。研究结果为油茶轻简化良种筛选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斯特山地高校苔藓植物多样性及环境响应——以贵州大学为例
    刘 果,王秀荣
    2022, 51(3): 198-20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6
    摘要 ( )   PDF(347KB) ( )  
    以贵州大学喀斯特山地校园为对象,调查其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特征,探讨苔藓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共12科27属51种。优势科是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主要生活型为丛集型、交织型和垫型;不同功能区域的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行政办公区、休闲游憩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宿舍休息区;不同生境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疏林草坪、林下、草坪环境、灌丛花池、道路;人为干扰程度与光照、湿度是影响苔藓植物多样性组成的重要因子。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多样性较低,多为土生藓类。在苔藓生长的微生境中,人为干扰低、空气湿度大的林地、疏林草坪更利于苔藓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安溪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王河山,陈巧玲,王文杰,黄福龙,许 文
    2022, 51(3): 207-2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7
    摘要 ( )   PDF(324KB) ( )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样方套,结合样线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走访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对福建安溪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溪县药用植物有1515种,隶属215科844属,草本为主要生活类型,药用部位主要以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其中福建重点药材115种、特色药材46种。安溪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今后应加强资源保护与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该地药用植物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北美细叶芹
    高亚红,丁华娇,胡梦霄,陈晓玲
    2022, 51(3): 217-21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8
    摘要 ( )   PDF(198KB) ( )  
    报道1种发现于浙江的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北美细叶芹(Chaerophyllum tainturieri Hook. et Arn.),凭证标本保存于杭州植物园植物标本室(HHB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景天科植物新记录属——石莲属
    晁 志
    2022, 51(3): 219-22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09
    摘要 ( )   PDF(179KB) ( )  
    报道发现于阳山县的广东省植物新记录属,即景天科石莲属(Sinocrassula Berger),描述新记录种石莲[S. indica (Decne.) Berger]的主要形态特征。凭证标本存放于南方医科大学植物标本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被子植物新记录
    何春梅,杨 志,曾贤祥,童毅华
    2022, 51(3): 222-2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10
    摘要 ( )   PDF(274KB) ( )  
    报道贵州省2个新记录属——假婆婆纳属(Stimpsonia Wright ex A. Gray)和山涧草属(Chikusichloa Koidz.),以及3个新记录种假婆婆纳(Stimpsonia chamaedryoides Wright ex A. Gray)、山涧草(Chikusichloa aquatica Koidz.)和广东西番莲(Passiflora kwangtungensis Merr.)。三种植物均发现于贵州黎平太平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文中描述3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并讨论了新发现的广东西番莲叶片变异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培养
    紫花三叉白芨快繁技术研究
    王 丽,解 兰,李 义
    2022, 51(3): 227-23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11
    摘要 ( )   PDF(279KB) ( )  
    为建立白芨(Bletilla striata)高效实用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以紫花三叉白芨成熟未开裂的蒴果、块茎、叶片为外植体,筛选最佳外植体材料,并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培养基对原球茎萌发、丛生芽诱导以及生根影响。结果表明,白芨种子为最佳外植体材料;培养基KC + NAA 0.5 mg·L–1有利于白芨原球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 + 6-BA 2.0 mg·L–1 + NAA 0.2 mg·L–1 + 10%椰汁有利于丛生芽增殖及成苗;将2 cm高幼苗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 + NAA 0.5 mg?L–1中,其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8.6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百合皂苷类化学成分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张永莉,陈清智,耿文慧,王慧莉,杜崇武,明艳林
    2022, 51(3): 233-24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3.012
    摘要 ( )   PDF(287KB) ( )  
    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近年来成为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重点。文中着重对百合中重要化学成分百合皂苷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百合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