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84年, 第13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4-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简报
    研究报告
    综述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玫瑰茄红色素的研制与应用Ⅲ.三种金属离子的效应
    曾华庭,董焰生,杨聚成
    1984, 13(02): 1-6. 
    摘要 ( )   PDF(424KB) ( )  
    以热带经济植物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的成熟花萼为原料提制而成的玫瑰茄红色素,是一种新的食用天然色素[3,10,11,18,19]。我们已经简要报道过这种色素的提制工艺、理化性质、安全性和着色试验的研究结果[2],尔后又详细报道了玫瑰茄红色素最优提取条件的选择[4]和热效应试验[5]。本文拟报道玫瑰茄红色素对三种金属离子的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香子兰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形成
    张振珏
    1984, 13(02): 7-12. 
    摘要 ( )   PDF(2092KB) ( )  
    香子兰[Vanilla fragrans(Salisb.)Ames(V·planifolia Andr.)]胚囊发育属蓼型。孢原细胞直接转变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二分体,其珠孔端细胞不再分裂而合点端细胞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因此形成三分体。合点端具功能大孢子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核七个细胞的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的较晚阶段,在合点端先形成胼胝质壁,胼胝质点状分布成为一筛状结构。然后胼胝质逐渐包围整个大孢子母细胞。二分体、三分体阶段各细胞均为胼胝质壁包围,仅合点端细胞的端壁具筛状的胼胝质结构。三分体时筛状结构上胼胝质减少。到二核胚囊阶段胼胝质逐渐消失。大孢子母细胞中积累淀粉比胼胝质壁的出现略早。三分体时,具功能大孢子中淀粉骤然增多。由大孢子发育成胚囊的过程中均有大量淀粉,至胚囊成熟淀粉消失。还讨论了大孢子发生过程中的极性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省山苍籽果实的精油成份分析
    林家铿,林齐平,张碧娟,赵新飞
    1984, 13(02): 13-19. 
    摘要 ( )   PDF(485KB) ( )  
    本文报道了使用蒸馏、干柱层析、薄层层析、毛细管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机等手段,分析了福建省几个产地的山苍籽商品精油成份,鉴定出26种成份,其中α-正丁酮、β-水芹烯、β-蒎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正十一烷、α-龙脑烯、龙脑、萜品-4醇、正十二烷、胡椒酮、三甲基十二烷等12种成份,均未见报道过;对鉴定成份进行定量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马拉巴栗生物学特性观察
    吴金珠
    1984, 13(02): 20-26. 
    摘要 ( )   PDF(1249KB) ( )  
    马拉巴栗(Pachira aquatica Aubl.)属木棉科乔木,原产于中美洲,即墨西哥中部、南部至哥斯达黎加,为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可以烤食。我所1962年引进种子,经过育苗,1966年定植于本所标本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简报
    武夷山山顶矮林取样技术研究
    施金生,黄绳全,陈忠仁
    1984, 13(02): 27-27,19. 
    摘要 ( )   PDF(172KB) ( )  
    为了验证中心点四分法在武夷山取样的有效性,1982年,我们在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山顶以小叶黄杨和岩柃为主要建群种的矮林里顺坡设置4条平行样线,线距5米,点距4米;在样线与样线之间规则设置15个4×5米~2的样方。用中心点四分法取样时,在直线各随机点上划分四个象限,测定从中心点到每个象限内最近的个体。用样方法取样时,进行每木调查。两种取样方法均记载胸围在18厘米以上的植株的种名,测定胸围、树高等定量数据,研究中心点四分法取样的精度、野外工作效率以及矮林的最小面积和最小点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同安县龙眼品种资源续报
    庄伊美,苏明华,王仁玑,江由
    1984, 13(02): 28-32. 
    摘要 ( )   PDF(454KB) ( )  
    福建同安系全国六个龙眼基地县(市)之一,促进同安龙眼生产,对推动全省主产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当今调整同安县的农业布局及适应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而言,也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龙眼生产发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合理选择和布局。为此,作者于今年结合《中国龙眼志》品种部分的补充调查,针对同安县龙眼品种资源进行了重点的复查和增补。除对已有报道的赤壳、水涨、后壁埔三个品种进行复查外,着重对罕见报道的八一早、凤梨味、桂花味、冰糖味、赤壳有、国庆晚六个品种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分析,包括植物学特性和果实经济性状,以及品种综合评价。现将今次的调查分析资料整理成文,以供发展龙眼生产之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菠萝寒害调查
    吴昭平,郭金铨,陈文涛,林朝宗,赵文振
    1984, 13(02): 33-42. 
    摘要 ( )   PDF(1864KB) ( )  
    1983年冬-1984年春,由于北方强冷空气的袭击,我省菠萝出现大面积的寒害。个别地区如南安县金陶公社、同安县汀溪公社褒美大队草埔路、南靖县罐头厂等的菠萝受害严重。南安县金陶公社18个大队,菠萝种植面积4018亩,有2968亩没有防寒复盖,致使该地区成为菠萝受害的重灾区(图1),其中1190亩投产地,有770亩丧失当年投产能力,占投产面积的63.9%。同时还因叶片干枯当年不能抽蕾或抽蕾后出现畸形果等而引起的减产损失无法计数,而且也引起当年抽苔时间推迟一个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银合欢—华南地区农林牧生产上有希望的速生树种
    黄维南,蔡克强
    1984, 13(02): 43-50. 
    摘要 ( )   PDF(676KB) ( )  
    一、引言 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Lam.)de Wit]是热带亚热带豆科木本植物,生长迅速,成材快,用途广,可作为用材、薪炭、饲料、肥料、水土保持和防风林栽培。其根系发达,伸长力极强,能伸进土层深处吸取水分,并能固定土壤。在靠近土壤表面根系长着大量根瘤,有较高的固氮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木瓜蛋白酶简介
    沈家柏
    1984, 13(02): 51-56,50. 
    摘要 ( )   PDF(517KB) ( )  
    在国外,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开发已久并应用广泛的植物蛋白酶。其产量和产值都占动、植物来源蛋白酶之首位。我国华南地区番木瓜园不少。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根据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成功地生产出木瓜蛋白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为适应发展生产需要,简要介绍木瓜蛋白酶的性质,它的提取及用途,以及生产木瓜蛋白酶的经济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银合欢和“新银合欢”
    庄馥萃
    1984, 13(02): 57-58. 
    摘要 ( )   PDF(156KB) ( )  
    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书刊、树木(苗木)名录上,把Leucaena glauca(Willd.)Benth.称为银合欢;而把L. leucocephala(Lam.)de Wit称作"新银合欢"。把这两个拉丁学名看成是两种植物是不对的,它只是异名与正名的关系,所谓"新银合欢",实际上就是银合欢。此外,还有中名冠以地名的银合欢,如"萨尔瓦多(新)银合欢"、"菲律宾银合欢"等,也都是银合欢这个种,只不过是类型、品系或来源地不同而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Fuerte和Hass品种油梨的花粉管生长、受精与早期胚和胚乳发育的光学显微镜研究
    M.Sedgley
    1984, 13(02): 59-62. 
    摘要 ( )   PDF(309KB) ( )  
    用光学显微镜对Fuerte和Hass品种油梨的花粉管生长、受精与早期胚和胚乳发育进行了研究。授粉后24小时,花粉管穿入胚珠。当花粉管到达子房时,花粉管贴着子房内壁表面生长,然后沿着珠柄,穿过内珠被形成的珠孔,在珠心顶端的乳突细胞之间生长。它经过一个助细胞进入胚囊。授粉后48小时在胚囊中可见到精核,精核与极核融合后,精卵才融合。胚乳核先分裂,接着细胞壁形成。授粉后5-6天,合子第一次分裂。Fuerte品种授粉后1-2天的胚珠中,虽然在珠被或珠心处经常看到花粉管,但是只有不到20%的胚囊有花粉管进入。在Hass品种中,有60%的胚囊有花粉管穿入。可以认定,Fuerte品种之所以低产可能与花粉管很少进入胚囊有一定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综述
    荔枝生殖生长的模式和控制
    C.M.Menzel
    1984, 13(02): 63-68. 
    摘要 ( )   PDF(1154KB) ( )  
    通常,荔枝产量与花量之间未见相关。这是因为早花过多,特别是早期着果,而导致成花到果实成熟期间的落花落果。有可能是雌、雄花比率低、缺少授粉昆虫、授粉不良、花粉生活力低以及花粉管生长受阻,均会减少着果率,而果实发育不良会降低果实的最终生长量。有关基因型与环境因素(温度、土壤水分、相对湿度和矿质营养)对花、果的生长和脱落的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提高着果率的生产技术有:品种选择、开花和果实早期生长期间控制氮肥(以减少营养生长),以及保持植株的水分状况(灌溉、人工喷雾和设置风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芳香植物文摘
    黄士诚
    1984, 13(02): 69-72. 
    摘要 ( )   PDF(319KB) ( )  
    近十多年来,国外在研究与开发新的芳香植物资源方面有不少报道,现择几例供参考。(一)月桂茵芋(SKimmia laureola)[芸香科]幼嫩枝叶的精油含量为0.6~0.8%。精油主含乙酸芳樟酯(63%)和芳樟醇(18%),其理化性质、香气与法国橙叶油相近。此植物在印度已加以利用,用来代替进口的橙叶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枇杷保鲜技术鉴定会在厦门召开
    吕荣欣
    1984, 13(02): 72-72. 
    摘要 ( )   PDF(94KB) ( )  
    枇杷是福建省的六大名果之一。果实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风味佳美。具有润肺、止咳、和胃、清热等作用,是一味良好中药,为人们所喜爱。但是,枇杷果实极不耐贮藏运输,皮薄易受机械伤害,伤口易腐烂,易变褐色,影响外运和出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