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2] 冯媛媛, 姜卫兵, 魏家星. 论刺桐属树种的园林特性及其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20): 69–72.
[3] 袁苗, 徐伟荣, 刘鑫, 党仕卓, 周娟, 张亚红. ‘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过程中VvARF1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59(6): 1184–1194.
[4] 黄贝, 王鹏, 温明霞, 吴韶辉, 徐建国. 不同程度干旱对温州蜜柑树势和成花生理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 47(5): 557–565.
[5] 蒋正文, 岳宏伟, 陈娇, 刘晗. 不同控水处理对枸杞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22): 213–218.
[6] 林瑞君, 罗炘武, 谢锐星, 蓝翠钰, 宫彦章, 雷江丽. 控水方式对2种簕杜鹃开花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3(2): 181–188.
[7] 韩梦梦, 罗炘武, 宫彦章, 郑卫国, 吴泽胜, 林才, 温辛菊. 控水技术结合修剪与施肥对簕杜鹃花期的影响[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01): 77–84.
[8] 甘丽梅, 叶志勇. 观赏新树种—鸡冠刺桐的引种栽培[J]. 福建热作科技, 2002(4): 18–19.
[9] 陈清海. 基质、插穗与生根剂对刺桐属植物扦插成活率的影响[J]. 东南园艺, 2023, 11(3): 201–204.
[10] 刘春燕, 黄茂俊, 陆永跃. 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分布规律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36(4): 655–660.
[11] 梁光红, 邓传远, 林龙, 吴淑灵, 赖钟雄. 刺桐叶部特征与其对刺桐姬小蜂抗性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33(3): 545–550.
[12] Nouran M F, Eman A S, Mohamed E S, Abdel N S.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flavonoids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Erythrina plant species [J].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2018, 123: 500–538.
[13] 龚安界, 周鑫, 陈业高. 劲直刺桐化学成分的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3(1): 1–4.
[14] 王学奎.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8–281.
[15] 孔祥生, 易现峰.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0–239.
[16] 高俊风.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42–143.
[17] 杨伊玲, 刘根红, 薛垠鑫, 王巧玲, 李杨, 张倩, 刘露露. 不同施氮量对麦后复种蔬菜生长及碳氮比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3, 58(6): 56–65.
[18] 谭莎, 赖路伟, 黄永芳, 叶小萍, 谭健彬, 许雄坚. 3个山茶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5): 335–339.
[19] 覃奎, 刘秀, 马道承, 王凌晖. 3个种源池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J].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1): 30–37.
[20] 赵英, 吴敏, 邓平, 朱宇林, 周兴文, 梁珠珠, 韦银霞. 干旱与复水对2种蟛蜞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4): 113–122.
[21] 熊江波, 周紫燕, 叶清, 刘齐元, 肖金香. 干旱胁迫对云烟87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2): 95-97.
[22] 洪志猛, 夏思颖. ‘红粉佳人’樱花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5): 398–403.
[23] 金思雨, 彭祚登. 刺槐苗木碳水生理参数对长期干旱及复水的响应变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 45(8): 43–56.
[24] 牛欣益, 马瑞. 红砂幼苗叶片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草业科学, 2023, 40(10): 2483–2492.
[25] 闫晓斌, 王志刚, 王亚新, 冯美臣, 王超, 肖璐洁, 禹静涛, 杨武德.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光合色素含量影响的高光谱监测[J]. 山西农业科学, 2022, 50(9): 1269–1277.
[26] 信龙飞, 娄闯, 冀保毅, 刘红云, 张艳玲. 干旱胁迫对桔梗光合作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8): 69–77.
[27] 赖旭恩, 胡德活, 苏艳, 张亦弛, 郑会全. 干旱胁迫对杉木无性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2): 120–123.
[28] Yu J J, Fan N L, Hao T, Bian Y J, Zhuang L L, Li Q G, Yang Z M. Ethionine-mitigation of drought stres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root viability, antioxidant defense, osmotic adjustment,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in tall fescue [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23, 100(1): 119–132.
[29] 杜立言, 俞洁蕾, 周春玲. 内源激素对木本植物花芽分化影响研究进展[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8(2): 79–84.
[30] 唐子贻, 杜玥, 杨宏斌, 黎星辉, 余有本, 王伟东. 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 茶叶科学, 2023, 43(4): 489–500.
[31] Pirasteh A H, Emam Y, Pessarakli M. Changes in endogenous hormonal status in corn (Zea mays) hybrids under drought stress [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13, 36(11): 1695–1707.
[32] 欧二绫, 班骞, 田方, 许岳军, 钟理, 杨春燕. 干旱对高羊茅幼苗生长和内源激素影响的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21(12): 4085–4093.
[33] 王得运, 刘培培, 陈云婷, 徐月莹, 周丽, 罗光明. 干旱胁迫对栀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4): 58–63.
[34] 万春雁, 糜林, 李金凤, 霍恒志, 陈丙义, 陈雪平. 苗期不同水分处理对草莓花芽分化及果实早熟化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16, 33(12): 1523–1531.
[35] 张瑞, 唐红, 何丽霞. 同株紫斑牡丹中单瓣与重瓣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比较[J]. 西北植物学报, 2022, 42(7): 1152–1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