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安徽植物志(第1卷)[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1–2.
[2] 徐涛, 覃月健, 杨正阳, 刘鹤龄, 倪味咏, 钱慧敏, 宋向文, 戴军, 韩邦兴, 彭华胜. 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6种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J]. 皖西学院学报, 2022, 38(5): 12–15.
[3] 覃月健, 尹旻臻, 刘鹤龄, 杨正阳, 倪味咏, 彭华胜. 安徽省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J]. 中国现代中药, 2022, 24(5): 766–769.
[4] 罗汉, 张雨凤, 程翔, 孙煜铮, 王星星, 刘耀武, 方成武. 牯牛降保护区4种安徽兰科植物新记录[J]. 生物学杂志, 2021, 38(2): 87–88,121.
[5] 叶康, 朱鑫鑫. 安徽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及新变型(Ⅰ)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 29(6): 72–74.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66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7: 343–344.
[7] 杨时海, 次仁旺堆, 杨作云, 刘炜, 刘屹, 欧珠, 马玉寿. 砂生槐的一新变型——白花砂生槐[J].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41(2): 336–337.
[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5卷第3册)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68–69.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7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140–141.
[10] 高洪娣, 王军峰, 谢文远, 王健生, 潘向东, 陈征海. 浙江广义斑叶兰属(兰科)植物分类修订[J]. 浙江林业科技, 2023, 43(4): 128–132.
[11] 刘勇, 彭玉娇, 张琪, 袁荣斌, 徐艳琴, 胡生福. 江西省6种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25(2): 119–120.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58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