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u Z Y, Raven P H, Hong D Y. Flora of China (Vol. 25)[M]. Beijing: Science Press &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09.[2] 董玉琛,刘旭总. 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 花卉卷[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3] 谢宇.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0(2): 54—56.[4] 周纪刚,杨名征,舒夏竺. NAA对山茶花单节单叶扦插的影响[J].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4(3): 23—27.[5] 杨跃仙,由涛. 云南山茶扦插基质的探索[J]. 云南农业, 2010(4): 31—32.[6] 谢云,李纪元,厉淼,徐同冰,池奥博,关玉梅,吴窈窃. 浙江红山茶扦插繁殖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 2011,31(3): 32—35.[7] 周文才,幸伟年,龚春,左继林. 不同茶花品种嫩枝扦插试验[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5): 12—13.[8] 黄川腾,黄峥,李荣喜,郭兴玉,罗塔,王晓玲,崔大方. 校园园林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及其园林绿化意义—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绿化为例[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27(2): 72—77.[9] 明道绪.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10] 黄少伟,谢维辉. 实用SAS编程与林业试验数据分析[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1] 徐建华,胡李娟,殷云龙,於朝广,华建峰,徐和宝. 不同栽培基质对4个杂交墨西哥落羽杉无性系扦插苗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22(2): 114—116.[12] 张天翔,杨俊杰,林宗铿,蔡坤秀. 不同生长素对山茶花扦插生根的影响[J]. 福建热作科技, 2011,36(4): 9—11.[13] 赵玉宏,郑洪,雷杰,张华. 山茶扦插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33(5): 830—831.[14] 林盛松. 浙江红花油茶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初步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42(1): 31—34.[15] 魏琦. 红皮糙果茶和毛枝连蕊茶的群落学特征、繁育与抗寒性研究[D].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16] 柴胜丰,史艳财,陈宗游,王代容,文香英,宁世江. 珍稀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种子, 2012,31(6): 118—121.[17] 郑伟,王彬. 生根剂和扦插基质对蚊净香草生根的影响[J]. 广西园艺, 2005(1): 11—12.[18] 高长宝. 不同基质对浙江红山茶扦插繁殖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 2012(2): 40—41.[19] 王有兵,徐斌,张方秋,段安安,潘文,张凤良,闫利萍. 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27(2): 5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