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楠,肖祥希,何文广,郭福泰,陈金章,王丽琴,连细春,黄声集,黄学敏. 50年生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15,44(3): 219—224.[2] 高楠,肖祥希,何文广,陈金章,连细春,黄声集,黄学敏. 50年油杉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分配格局[J]. 广西林业科学, 2015,44(4): 352—357.[3] 王丽琴. 福建永春油杉人工林生物量结构特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44(3): 228—230.[4] 庄奇. 湿地松与马尾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23(2): 58—59.[5] 梁宏温,黄恒川,黄承标,黄海仲,梁欣,蒙跃环. 不同树龄秃杉与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25(2): 137—142.[6] 林同龙. 乐东拟单性木兰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1,31(4): 381—384.[7] 李坚. 木材科学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8] 赵承开,高建亮,朱林峰,赵林艳. 无性系杉木木材物理性质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26(6): 165—168.[9] 梁宏温,徐峰,牟继平. 马占相思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4,23(4): 325—328.[10] 陈松武,梁炜文,许彩娟,黄婷,陈晓斌,符韵林. 人工林灰木莲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16): 8993—8996.[11] 韦鹏练,黄腾华,符韵林. 观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29(6): 221—225.[12] 黄腾华,符韵林,李宁. 擎天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28(5): 160—163.[13] 叶忠华,叶友章,刘晓辉,杨淑宝. 毛红椿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35(3): 7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