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秋雯,杨春澍. 细辛的本草学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1990,25(3): 173–179.
[2] 蔡少青,王璇. 中药细辛的本草考证[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7,29(3): 233–235.
[3] 尚志钧. 本草图经辑校本[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7: 191,98.
[4] 周仲瑛,于文明.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本草卷?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89.
[5] 张志斌,郑金生. 本草纲目影校对照(四,草部)[M]. 北京: 龙门书局, 2017: 2539.
[6] 艾铁民,韦发南. 中国药用植物志(第3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6: 861,864.
[7] 李长乐,董昌山,周志祥. 湖北红安中药植物志[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88.
[8] 王景祥. 浙江植物志(第2卷)[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40,143.
[9]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江苏植物志(下册)[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7: 90.
[10]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3辑)[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92.
[11]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1516.
[12] 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1977版)[S].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7: 286.
[13] 《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第1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32.
[14] 郑金生,傅世垣,任继愈. 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药物图录总部: 墨线图卷[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7: 509,511.
[15] 郑金生,傅世垣,任继愈. 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药物图录总部: 彩绘图卷[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8: 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