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俊丽,李彤丰,苏月娥,吴惠民,林剑波,刘和平. 以杜鹃红山茶为母本的优良种间杂交父本筛选[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3): 184-190. |
[2] |
陈娟,陈璐,谢泰祥,彭东辉,艾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墨兰品种观赏价值评价[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03): 261-268. |
[3] |
杨洋,周文超.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3): 277-280. |
[4] |
王伟,何仲坚,倪建中,郑永晓,代色平. 杜鹃花品种(种)间杂交亲和性及其杂交种子萌发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4): 335-338. |
[5] |
周群,张万旗,丁印龙,林河也. 三角梅开花习性与人工授粉方法初探[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4): 340-344. |
[6] |
卓孝康,陈燕琼,李淑娴,漆子钰,彭东辉,兰思仁. 金钗石斛♀×细茎石斛♂杂交F1代的离体快繁与试管开花(简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4): 327-328. |
[7] |
许传俊,陈益辉,李爱贞,黄珺梅,曾碧玉,黄雯. 大花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纯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3): 212-215. |
[8] |
潘爱芳. 石山苏铁和攀枝花苏铁杂交育种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3): 264-265. |
[9] |
曹雯静,李虹侠,唐源江,吴坤林. 4个火焰兰属内及属间杂交新组合F1代核型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1): 19-23. |
[10] |
曾碧玉,许传俊,张庆美,黄青云.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J]. , 2013, 42(03): 238-240. |
[11] |
李叶芳,关文灵,邵长芬,李世峰,宋杰. 报春花属滇海水仙花开花传粉特性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4): 19-24. |
[12] |
丁君辉,彭应龙,欧欧,. 植酸对杂交水稻V20B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2): 6-8. |
[13] |
许传俊,黄珺梅,曾碧玉,张文惠,许文江. 病毒唑对大花蕙兰CyMV及ORSV脱毒效果初探[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1): 7-9. |
[14] |
曾碧玉,许传俊,徐夙侠,张文惠,黄青云. 兰属种间杂交胚拯救研究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3): 12-14. |
[15] |
陈和明,江南,朱根发,吕复兵,蒋明殿,王再花,王桂芬. 层次分析法在大花蕙兰品种选择上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2): 30-3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