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3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8-09-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与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
    曾新萍,刘志成,苏明华,陈淳
    2008, 37(03): 1-5. 
    摘要 ( )   PDF(930KB) ( )  
    以苗龄18~20个月的蝴蝶兰(Phalaenopsis)成熟苗为试材,通过夜温17℃/日温27℃处理诱导其成花,并研究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显示:低温诱导蝴蝶兰成花的临界期为第15d,芽重、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均在第15d出现明显的消长规律;较低含量GA3、ABA,高含量ZR、Spd,高比值ZR/GA3、ZR/ABA和Spd/Put状态有利于成花;相对高含量的内源ZR是成花的关键因素;内源多胺与激素含量动态具有关联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安徽大别山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蓄水能力研究
    庄家尧,张勇,吴中能,胡智栋
    2008, 37(03): 6-9. 
    摘要 ( )   PDF(866KB) ( )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上舍小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持水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中龄林、马尾松成熟林、毛竹林、杉木中龄林土壤蓄水能力在48 129~69 487t/km2之间,比坡耕地的26 684t/km2高出1~2倍。为实现森林土壤水库的功能,各森林地类蓄存1亿m3水分所需相应的面积为1 439.1~2077.7km2,而坡耕地则需3 747.5km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48个烟草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杨友才,余硕辉,尹晗琪
    2008, 37(03): 10-14. 
    摘要 ( )   PDF(1459KB) ( )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48个烟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200个10bp的随机引物用RAPD方法筛选获得28个多态性引物,然后对48份烟草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4条DNA扩增片断带。其中多态性带86条,平均多态检出率为46.7%。48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为0~7.81,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群,即黄花烟草群与普通烟草群,后者又可分为4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大田威廉斯香蕉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刘晚苟,王月霞
    2008, 37(03): 15-18. 
    摘要 ( )   PDF(962KB) ( )  
    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大田威廉斯香蕉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运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并结合SPSS软件的非线性回归估算其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香蕉叶片光合日进程呈单峰曲线,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0:20左右;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分别为778.19和61.0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14;CO2饱和点与补偿点分别为608.97和72.13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94。此外,对影响香蕉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表明,在土壤供水充分的条件下,限制光合速率的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而非气孔导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化橘红生理落果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曾庆钱,蔡岳文,严振,李向明
    2008, 37(03): 19-21. 
    摘要 ( )   PDF(856KB) ( )  
    通过测定正常果与脱落果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化橘红生理落果的机理。结果显示,N、P、K、Ca、Mg含量正常果一致地高于脱落果;脱落果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正常果则先升后降;果实中生长促进类内源激素(GA3、IAA、ZT)含量正常果显著高于脱落果,而ABA/(GA3+IAA+ZT)值则是脱落果显著地高于正常果;三类水解酶活性均为脱落果显著高于正常果。说明化橘红果实的脱落与果实内部的矿质元素、总糖、内源激素含量和水解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纽荷尔脐橙留树和低温贮藏效果比较
    徐永杰,夏仁学,罗治建,王永,董涛
    2008, 37(03): 22-25. 
    摘要 ( )   PDF(887KB) ( )  
    以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Newhall’)果实为试材,对50%留果量的留树贮藏和果实6℃低温贮藏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果肉硬度、果皮总色差、O2·产生速率、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脂氧合酶(LO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方式下果肉硬度均下降,果皮总色差上升;LOX活性增加,SOD、CAT活性下降;O2·、MDA、Pro积累,细胞膜受到伤害,导致胞内物质外流,细胞电导率增加。贮藏47d时,两种贮藏方式各指标基本上没有显著差异;贮藏47d至75d,留树贮藏的果实无论外观(果肉硬度、色泽)还是细胞膜的完整性都显著优于低温贮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中新4’杨树夏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杨维平,吴瑞云,戴月
    2008, 37(03): 26-30. 
    摘要 ( )   PDF(915KB) ( )  
    研究了南方杨树主栽品种‘中新4’(Populus deltoides CL. ‘Zhongxin 4’)幼株在6、7月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高温(≥32℃)初期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导;随高温时间延长和RH(相对湿度)降低,气孔及非气孔限制同时作用。‘中新4’对高温胁迫的耐受程度随RH的不同而变化,RH降低,温度胁迫程度加大,表观量子效率下降。在空气湿润条件下,Pn(净光合速率)与PAR(叶片光合有效辐射)呈正相关;而在空气干燥的条件下,Pn与RH呈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4种野生兰花种子特征及离体培养初报
    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王碧青
    2008, 37(03): 31-34. 
    摘要 ( )   PDF(1845KB) ( )  
    对4种野生兰花——虾脊兰、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的果荚、种子、种胚性状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种子进行离体培养。结果显示,4种野生兰种子为白色、淡绿或黄褐,呈纺锤体或椭球体。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具种孔,种胚浓密且清晰可见;种子萌发较快且萌发率高,其中以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萌发最快,仅需36d,萌发率高达100%。虾脊兰种子未见种孔,种胚不甚明显,种子萌发缓慢且萌发率低。4种兰科植物种子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通过继代培养,获得了一批无菌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乙醇法提取龙眼果肉黄酮及其鉴别
    黄爱萍,郑少泉
    2008, 37(03): 35-37. 
    摘要 ( )   PDF(879KB) ( )  
    以‘储良’龙眼品种为试材,采用乙醇提取法对其果肉中黄酮进行定性和定量试验。颜色试验和纸层析结果表明,龙眼果肉含有黄酮类物质;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储良’龙眼黄酮含量为15.48±0.27mg/100g·fw,RSD 1.75%;回收率为103.3±3.6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酚类物质分析
    赖京菁,陈炳华,连俊蕊,陈玉芳,后望,黄张关
    2008, 37(03): 38-42. 
    摘要 ( )   PDF(1124KB) ( )  
    采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对红花桑寄生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评价,并测定其总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对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得率、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在3种评价方法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量效依赖关系。3种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依次为丙酮提取物 >甲醇提取物 >水提取物,其中80%丙酮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达276.83mg/g)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EC50值为0.247,FRAP值(FeSO4 mmol/100g)为115.81,浓度为1.0mg/ml时,TEAC值为2.0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蝴蝶兰丛生芽、原球茎途径的组织培养研究
    刘亮,易自力,蒋建雄,陈智勇,黄丽芳
    2008, 37(03): 43-45. 
    摘要 ( )   PDF(841KB) ( )  
    对蝴蝶兰丛生芽、原球茎途径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1/2MS+6-BA 6.0mg/L和1/2MS+6-BA 3.0mg/L+NAA 0.2mg/L两种培养基的诱导率可达100%,丛生芽增殖阶段采用1/2MS+6-BA 5.0mg/L+NAA 0.5mg/L效果最好;原球茎途径中,1/2MS+6-BA 15.0mg/L+NAA 1.0mg/L诱导率达20.0%,接入1/2MS+6-BA 3.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增殖倍数达7.4,随后转入1/2MS+6-BA 1.0mg/L+NAA 0.5mg/L中,可很快分化成芽。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 0.3mg/L较好,将生根的蝴蝶兰移栽至水苔中,两个月后成活率达100%。此外,蝴蝶兰移栽6个月后转至水培更有利于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一步法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洪森荣,尹明华,王艾平,徐卫红,石文娟,王昱
    2008, 37(03): 46-48. 
    摘要 ( )   PDF(1508KB) ( )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无菌体系的建立以及带芽茎段的增殖和生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油菜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为70%酒精消毒30s,再用0.1%氯化汞消毒8~10min;带芽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mg/L+NAA 1~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2~5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烯效唑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壮苗效应
    周祖富,黎兆安,杨美纯,周歧伟
    2008, 37(03): 49-50. 
    摘要 ( )   PDF(803KB) ( )  
    烯效唑能有效地延缓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使苗矮化,茎增粗,单株鲜重增加,叶增绿,同时促进不定根发生,根数多且粗,苗健壮。烯效唑使用浓度以0.003mg/L壮苗效果最好;0.005mg/L浓度过高,严重抑制茎生长,苗过于矮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月季‘阿维兰’离体快繁技术
    陈永快,邹晖,鞠玉栋
    2008, 37(03): 51-54. 
    摘要 ( )   PDF(884KB) ( )  
    取‘阿维兰’月季带侧芽幼嫩茎段,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及活性炭,通过对不同配方条件下月季诱导分化及生长状况的观察,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以及有无活性炭对其分化及扩繁的影响,并以不同浓度的IBA和NAA进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阿维兰’月季离体侧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mg/L+NAA 0.3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mg/L+NAA 0.1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NAA 0.5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广西桂林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陈秋霞,韦春强,唐赛春,蒲高忠,潘玉梅
    2008, 37(03): 55-58. 
    摘要 ( )   PDF(884KB) ( )  
    通过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桂林市外来入侵植物69种,隶属22科53属。其中,菊科植物最多,有21种;禾本科、苋科次之,各9种。有的已被列为我国检疫性杂草,如意大利苍耳和假高粱等。此外,对这些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生境类型、入侵途径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其防控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茫荡山黄枝润楠群落生活型特征研究
    黄梓良
    2008, 37(03): 59-62. 
    摘要 ( )   PDF(894KB) ( )  
    福建茫荡山黄枝润楠群落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植物69科102属133种。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共计103种,占总种数的77.4%,其中,小高位芽植物居首位,共37种,占总种数的27.8%;藤本植物25种,占总种数的18.8%。该群落植物叶的性质以常绿、小型叶、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外貌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厦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的研究
    叶志勇
    2008, 37(03): 63-66. 
    摘要 ( )   PDF(847KB) ( )  
    对厦门市本岛马尾松生态林实施林相改造,选择44种阔叶树在林下套种,调查分析不同树种的适应性、生长特点和抗逆性。结果表明,木荷等15种树种适应性较强,尾巨桉等7种树种的生长性状良好;结合不同树种的景观效果、美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适宜林相改造的11种骨干树种为枫香、木荷、大叶榕、马占相思、天竺桂、小叶榕、山杜英、红锥、樟树、尾巨桉、杨梅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简报
    荷叶铁线蕨孢子的离体繁殖
    李洪林,高丽,杨波
    2008, 37(03): 67-67. 
    摘要 ( )   PDF(767KB) ( )  
    以荷叶铁线蕨当年生未成熟的孢子为材料,在MS+2,4-D 1.0mg/L+NAA 0.5mg/L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在MS+6-BA 0.5mg/L+NAA 0.05g/L培养基上进行抽芽诱导与增殖培养,60d为一继代周期,繁殖系数为20~30;在1/2MS+6-BA 0.5mg/L+NAA 0.05mg/L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在1/2 MS+IBA 1.0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最后移栽到泥碳中,成活率可达9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田菁的组织培养
    郭涛,杨小波,李东海,龙文兴,曹士伟,李世伟
    2008, 37(03): 68-68. 
    摘要 ( )   PDF(768KB) ( )  
    田菁种子在1/2MS+NAA 0.5mg/L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发芽;以种子苗的茎尖、叶、茎、子叶和下胚轴各切段为外植体,在1/2MS+6-BA 2.0mg/L+NAA 0.25mg/L上可分化出丛生芽;在1/2MS+NAA 0.2mg/L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以上。上述培养基均添加25g/L蔗糖和7g/L琼脂,pH 5.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南川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王元忠,沙本才
    2008, 37(03): 69-70. 
    摘要 ( )   PDF(954KB) ( )  
    以南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初步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南川百合鳞片适宜诱导芽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NAA 0.01mg/L+6-BA 2.0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mg/L+活性炭1g/L。培养基均添加0.8%琼脂和4%蔗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专题综述
    ROS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刘璨,李玲
    2008, 37(03): 71-75. 
    摘要 ( )   PDF(922KB) ( )  
    植物能感受外界环境信息的刺激,并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体系调节植物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研究表明,活性氧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本文对其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海藻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林雄平,郑怡,陈晓清
    2008, 37(03): 76-80. 
    摘要 ( )   PDF(1059KB) ( )  
    综述近年来在海洋藻类中发现并已分离鉴定出抗菌活性物质的化合物,同时对海藻抗菌活性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液压信号与植物水分胁迫信号传递研究
    李兴娟
    2008, 37(03): 81-84. 
    摘要 ( )   PDF(975KB) ( )  
    植物根部受到干旱胁迫时,由茎部产生的液压信号使茎部作出反应。液压传递根到茎之间的水分胁迫信号。土壤干旱引起茎中场所产生液压反应,然后产生ABA信号,引起气孔关闭。在不同植物中,减弱液压反应,阻止干旱信号的长距离传导,气孔不能关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