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35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6-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炭疽病菌侵染对荔枝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李欣允,陈维信,刘爱媛
    2006, 35(01): 1-4. 
    摘要 ( )   PDF(225KB) ( )  
    本研究测定了荔枝果实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的变化和果皮氧化、过氧化作用以及与酚类代谢有关的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炭疽病菌的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显著增高,果皮活性氧(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高。说明炭疽病菌的侵染可导致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的增高,加速荔枝果皮氧化和过氧化进程,并诱导荔枝果皮PPO、POD、PAL活性增高,是加速采收后荔枝果实衰老、褐变、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8个禾本科草坪草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陈燕,胡木林,袁长春,关光辉,罗妹,黄永莲
    2006, 35(01): 5-8,19. 
    摘要 ( )   PDF(236KB) ( )  
    利用RAPD技术,对禾本科4属4种8个品种的草坪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5个有效引物用于PCR扩增,共获得RAPD谱带144条带,多态性带占63.2%。8个草坪草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857~0.2928之间,脱壳狗牙根与普通狗牙根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交战2号与爱神特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用UPGMA和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个拓扑结构基本一致的树系图。同一种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最近;不同属种间的遗传距离加大,同族不同属的草坪草基本构成一支;4个暖季型草坪草品种构成一个单系类群,但属于冷季型草种的黑麦草(爱神特)单独构成一支,并未与同族的其它3个冷季型草坪草品种(高羊茅)聚在一起。本研究不支持将黑麦草属与羊茅属放在同一族内的分类处理,并建议将高羊茅划分为过渡类型的草坪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几种培养基及光照对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的影响
    许传俊,李玲
    2006, 35(01): 9-12. 
    摘要 ( )   PDF(216KB) ( )  
    蝴蝶兰叶片外植体在MS纸桥培养基上培养10 d发生褐变率较低,1/2 MS次之,MS、B5和N6培养基外植体褐变率最高。MS培养基中铁盐加倍或微量元素缺乏造成外植体严重褐变,培养基积累很多褐色物质;减少琼脂含量,外植体褐变加重;添加柠檬酸可减轻外植体褐变;而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或PVP对减轻外植体褐变无显著作用。光照强度增加外植体褐变严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纬度产地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状况初步研究
    鲍江峰,夏仁学,邓秀新,彭抒昂,刘永忠,马湘涛,张红艳
    2006, 35(01): 13-16. 
    摘要 ( )   PDF(243KB) ( )  
    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分析了我国甜橙优势区域内不同纬度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主要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纽荷尔脐橙果实的多数品质指标随纬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纽荷尔脐橙果实几项品质指标与纬度的相关性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固酸比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果皮黄色度和着色强度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色调角呈显著线性负相关,VitC含量与纬度的线性关系接近显著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肥料对土壤养分三要素平衡与累积的影响
    欧阳桐娇,林勇,郭文杰
    2006, 35(01): 17-19. 
    摘要 ( )   PDF(155KB) ( )  
    本文探讨不同肥料、施肥结构、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三要素平衡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单位氮素投入对土壤氮素盈余影响为猪粪> 化肥> 稻草,对土壤全氮提高的影响为稻草> 化肥> 猪粪;不同形态单位磷素投入对土壤磷素盈余的影响为猪粪> 化肥> 稻草,对土壤全磷提高的影响为化肥> 猪粪> 稻草;不同形态单位钾素投入对土壤钾素盈余影响为化肥> 猪粪> 稻草,对缓解土壤钾素下降的影响为猪粪> 稻草> 化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敌敌畏在3种豆类蔬菜及其土壤中残留降解研究
    郭建辉,陈丽萍,施通华
    2006, 35(01): 20-21,24. 
    摘要 ( )   PDF(166KB) ( )  
    对敌敌畏在毛豆、豌豆、豇豆等豆类蔬菜及在豌豆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进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80%敌敌畏乳油500~2000倍液施用1 d后的降解率均达93%以上;3 d后残留量≤0.02 mg/kg,降解率均达99%以上;5 d后未能检测到残留(检出限<0.005 mg/kg)。敌敌畏农药在豌豆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半衰期(DT50)为4.3 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三白草核型分析
    江年琼,林弘也
    2006, 35(01): 22-24. 
    摘要 ( )   PDF(226KB) ( )  
    本文对三白草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白草染色体基数为X=11,二倍体2n=22;而三白草科的原始染色体基数为X=11,三白草属与祖先型的是一致的,是科中最原始的一个分类群。核型公式为:2n=2x=22=2m+8sm+1st,核型为3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垂花悬铃花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章宁,苏明华,林清洪,林杰
    2006, 35(01): 25-28. 
    摘要 ( )   PDF(1644KB) ( )  
    对垂花悬铃花雄配子体发育观察表明,其花药由表皮(1层)、药室内层(1层)、中层(2层)、绒毡层(1层)及造孢细胞组成,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雄配子体发育经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该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十字交叉型及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形成营养核和生殖核,生殖核再经有丝分裂形成3-核花粉。花药壁层的变化,在单核小孢子期,表皮细胞解体,仅留下痕迹;中层在花粉母细胞期逐渐消失;药室内壁在单核小孢子期开始纤维化;绒毡层在单核小孢子期消失,属变形绒毡层。雌配子体发育观察表明,其子房上位,5室,每室1个胚珠,胚珠弯生,中轴胎座,大多数胚珠发育停留在珠心形成阶段,极少数珠心形成一群孢原细胞及单核、双核胚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芦笋丛生芽增殖培养技术
    林宗铿,罗金水,蔡坤秀,陈振东,高海筹,黄德贵
    2006, 35(01): 29-32. 
    摘要 ( )   PDF(185KB) ( )  
    本试验以芦笋新品种"津宁"为材料,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外植体产生丛生芽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NAA、6-BA和KT三者配合使用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以茎尖为增殖外植体时,培养基用MS+NAA0.1 mg/L+6-BA0.2~0.3 mg/L+KT 0.1 mg/L,30 d时平均每瓶可以产生20.5个丛生芽;以茎中段为外植体时,培养基用MS+NAA 0.1 mg/L+6-BA 0.3~0.4 mg/L+KT 0.1 mg/L,30 d时平均每瓶可产生33.5个丛生芽;以茎基为外植体时,培养基用MS+NAA 0.1 mg/L+6-BA 0.3~0.5 mg/L+KT 0.1 mg/L,30 d时平均每瓶可以产生43.1个丛生芽。进行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时,增殖外植体以茎基为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黄瓜沼液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筛选
    原瑞芬
    2006, 35(01): 33-34,41. 
    摘要 ( )   PDF(274KB) ( )  
    为选择适合本地区应用的黄瓜栽培基质,本试验对不同沼液无土基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粗河沙、锯末、1:1粗河沙与锯末的混合基质都是比较合适的栽培基质,其中以1:1粗河沙和锯末混合基质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珙桐叶中喹啉类生物碱甙——pumiloside结构鉴定
    刘荣,欧阳明安
    2006, 35(01): 35-38. 
    摘要 ( )   PDF(618KB) ( )  
    首次从珙桐叶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得到一配糖体化合物-喹啉类生物碱甙(pumiloside),它是抗肿瘤物质喜树碱的生物合成前体。本文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红肉蜜柚果肉红色色素鉴定
    陆修闽,刘庆,徐娟,黄新忠,金光,卢新坤,陈小明
    2006, 35(01): 39-41. 
    摘要 ( )   PDF(290KB) ( )  
    红肉蜜柚是在琯溪蜜柚园中发现的一个红肉变异单株,经连续多年对无性子代(三代)系统观测,其红肉变异性状稳定。对其汁胞呈色色素测定结果表明,成分主要为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55.45±1.13) μg/g·dw和(41.10±2.24) μg/g·dw;而叶黄素含量极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香蕉果实冻干过程参数优化的研究
    陈仪男
    2006, 35(01): 42-45. 
    摘要 ( )   PDF(265KB) ( )  
    对香蕉果实冻干生产工艺中的物料厚度、冻结方法、加热板温度、干燥室真空度等参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过程参数对香蕉冻干品质量和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香蕉冻干过程中参数较佳的工艺条件建议为物料厚度选取5~7 mm,采用速冻方法冻结,加热板温度设定45℃,干燥室真空度控制于20~30 Pa。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试论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陈成斌
    2006, 35(01): 46-51. 
    摘要 ( )   PDF(241KB) ( )  
    本文探讨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必要性、意义和可行性,提出研究应用的发展重点;认为水稻品质育种应利用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加强专用水稻育种和高蛋白种质分子学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我国七城市园林中有毒植物调查研究
    赵宏
    2006, 35(01): 52-56. 
    摘要 ( )   PDF(216KB) ( )  
    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等7城市的调查,统计出园林中有毒植物共计59科146种,约占城市园林常见植物种类的10%左右。分析有毒植物的中毒原因、栽培状况、有毒部位和毒性强度,并对其栽培管理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林海波,唐绍清
    2006, 35(01): 57-59. 
    摘要 ( )   PDF(162KB) ( )  
    本文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龙虎山有野生种子植物851种,隶属136科536属。龙虎山区系世界分布科占25.0%,热带分布科占59.6%,温带分布科占15.4%。热带分布占本区系总属数的80.6%;温带分布占本区系总属数的18.4%,中国特有分布属占1.0%。龙虎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岩溶区系性质,特有现象较丰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浙江省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引种驯化的关系
    唐宇力,章银柯,黎念林,包志毅
    2006, 35(01): 60-63. 
    摘要 ( )   PDF(243KB) ( )  
    本文对浙江省木本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省木本植物区系与引种驯化的关系,旨在为园林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引种驯化工作、切实提高引种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简报
    Plectranthus hilliardiae hybrid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胡博,陈刚,BirtsG,李玲
    2006, 35(01): 64-64,63. 
    摘要 ( )   PDF(226KB) ( )  
    Plectranthus hilliardiae hybrid植株上带顶芽或带节的嫩茎段为外植体,在1/2 MS+LH 20 mg/L+CAH 20 mg/L+YE 20 mg/L+4PU 0.25 mg/L培养基上,芽诱导效果较好,芽增殖倍数为3.2;在MS+IBA 0.25 mg/L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肾茶不同生长阶段熊果酸含量的变化
    张平,罗关兴,铁万祝,兰世宽
    2006, 35(01): 65-65,74. 
    摘要 ( )   PDF(130KB) ( )  
    对肾茶定植后不同时期的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肾茶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熊果酸含量差异明显,定植后30~90 d极显著高于105~120 d。因此,在四川攀西地区,肾茶在定植后90 d左右收获,可保证其药材有较高的熊果酸含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强健石楠组织培养
    王海琴,冯先桔,罗君琴
    2006, 35(01): 66-66. 
    摘要 ( )   PDF(93KB) ( )  
    本文简要介绍以强健石楠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明确了强健石楠的组织培养条件:(1)初代诱导培养基:MS+1 mg/L 6-BA+0.1 mg/L NAA;(2)增殖培养基:MS+4.0 mg/L KT+0.4 mg/L IAA;(3)生根培养基:1/2 MS+0.5 mg/L NAA。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专题综述
    果实采后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响应及信号转导
    谭卫萍,陈建业,张慧,曾继吾
    2006, 35(01): 67-70. 
    摘要 ( )   PDF(192KB) ( )  
    本文综述果实采后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响应,并讨论果实采后低温逆境的信号转导和今后果实低温逆境的研究方向,认为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是开展果实采后低温逆境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郑玉忠,张振霞,陈泽华
    2006, 35(01): 71-74. 
    摘要 ( )   PDF(187KB) ( )  
    本文从蝴蝶兰外植体的选择、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及添加物对其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外植体褐变的防治以及生根壮苗方法等,概述蝴蝶兰组培快繁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组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百合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李宏宇,马鸿翔,雷家军,余桂红,陆维忠,周淼平,周建涛
    2006, 35(01): 75-80. 
    摘要 ( )   PDF(258KB) ( )  
    本文从百合基因克隆、外源基因转化方法及转基因应用等方面,介绍近年来百合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百合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果实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潘腾飞,李永裕,邱栋梁
    2006, 35(01): 81-84. 
    摘要 ( )   PDF(191KB) ( )  
    本文综述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和酸代谢的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并简要介绍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的形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