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an D K, Shui Y M, Hughes M, Kiew R, Moonlight P W. Phytotaxa Begonia Special Issue 2018 [J]. Phytotaxa, 2018, 381(1): 5. [2] 田代科. 中国秋海棠的多样性、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上)[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20, (11): 4–7. [3] 马菁华, 刘芳, 欧明烛, 杨朔, 任启飞. 秋海棠属植物资源保护研究进展[J]. 农业与科学, 2020, 40(10): 53–55. [4] 李行娟.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及亲缘地理学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5] 董文珂. 野生秋海棠引种栽培简史[J]. 中国花卉园艺, 2020(4): 30–33. [6] 管开云, 李景秀, 李宏哲, 马宏. 秋海棠新品种‘紫柄’和‘大裂’[J]. 园艺学报, 2006, 33(4): 933. [7] 李景秀, 李爱荣, 管开云, 崔卫华, 隋晓琳, 薛瑞娟. 秋海棠新品种‘健翅’和‘银靓’[J]. 园艺学报, 2019, 46(S2): 2871–2872. [8] 马世昌. 化学物质辞典[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9] 刘树文. 合成香料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10] 汪翠珍. 英汉双向生物化学词典[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11] 卢静茹, 林向阳, 张如, 吴佳, 戴巧玲, 罗登来, 李丹, 陈晓燕, 黄光伟. Roger RUAN. HS-SPME-GC-MS联用分析美国巴旦木香气成分[J]. 食品科学, 2015, 36(2): 120–125. [12] 韦康, 刘鸿, 白森, 黄天辉, 廖建萌, 白家峰, 黄江锋. 罗望子单体香料开发及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化工, 2019, 48(9): 1941–1944. [13] 张文娟, 黄瑞彬, 徐秀娟, 柴国璧, 徐海伟, 于建春, 屈展. 新疆葡萄干挥发性成分差异化信息分析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37(3): 4–9. [14] 樊杉杉, 管桂坤, 苏雅芝, 万自然, 刘明坤, 王涛, 郭一民, 徐岩, 范文来, 陈双. 采用GC-O-MS结合香气活力值分析兰陵美酒香气活性组分特征[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47(1): 243–249. [15] 夏雪娟, 冉春霞, 李冠楠, 夏季, 罗东升, 郑炯, 阚建全. 金桂和丹桂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和GC-MS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9): 66–71. [16] 邹晶晶, 蔡璇, 曾祥玲, 郑日如, 王彩云. 桂花不同品种开花过程中香气活性物质的变化[J]. 园艺学报, 2017, 44(8): 1517–1534. [17] 韩丛聪, 荀守华, 姜天华, 毛秀红, 郑成淑. 刺槐属6种材料鲜花芳香成分分析[J]. 园艺学报, 2017, 44(3): 557–565. [18] 黄镜浩, 王松标, 武红霞, 马蔚红, 梁国鲁, 谢江辉, 陈瑶. 低温对杧果授粉生物学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0(12): 106–109. |